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披新装 换新颜

300余座废弃矿复垦复绿3万余亩

发布时间:2018-02-25 09:01:36 来源:湖州日报 记者 韩 刚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长假,位于湖城的仁皇山废弃矿区治理工程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观光游览。这座昔日千疮百孔、乱石成堆,治理面积达16万平方米的废弃矿区,如今摇身变成山清水秀的矿山公园。去年,“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在京举行,仁皇山废弃矿山治理项目作为全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样板工程”亮相展会。

  这只是我市废弃矿山治理成效的一个缩影。矿业曾经是我市的经济支柱产业,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为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转型,我市以壮士断腕的精神关闭了大量矿山,到去年为止仅保留49家。市矿治办负责人告诉记者,推进废弃矿山的治理和生态恢复,不仅是贯彻落实“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自2003年起,我市通过社会参与、产业融合等多种措施,因地制宜走出了生态复绿、景观再造、土地开发、复垦耕地、矿地村庄、搭建平台6种模式,年治理率从15%增加到60%,让废弃矿山完成传统经济发展使命后,在生态建设进程中华丽转身。

  记者在杭宁高速、申嘉湖高速及104国道交汇处的堂子山矿区看到,总治理面积高达25.5万平方米的废弃矿场,经改造后,被规划为永久性绿化用地,并建成我省最美的“生态驾校”。在一大批裸露的矿山恢复“容貌”变成“矿景”的同时,另一批废弃矿山还成了未来绿色发展主阵地。

  在德清县洛舍镇砂村,近万亩的平整土地上,项目施工热火朝天地进行着。这里曾是全省最大的露天矿区,如今,成了工业大平台。目前,整个平台的路网框架已搭建,部分绿化也已完成,基础建设、厂房施工也在有序开展。与德清一样,在南太湖产业集聚区长兴分区,又一个大型废弃矿地综合治理项目于去年10月启动建设。据当地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工程规划面积一万亩,治理废弃矿山5000亩,将打造全省一流绿色智能制造产业园,争创“全国废弃矿山综合治理示范工程”。

  市矿治办综合处处长郭丹表示,我市在废弃矿山治理过程中,坚持矿山开采与生态修复同步,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建则建、宜景则景”原则,把废弃矿山治理与生态建设、平台建设等有机结合。从去年起,废弃矿山治理继续加码,按照“一年启动,两年攻坚,三年扫尾”的目标,组织实施矿山复绿专项行动,全市“两路两侧”56个重点废弃矿山治理项目已全部完成治理方案编制;开工治理50个,完成边坡治理面积230万平方米,完成宕底治理面积791万平方米。全市25家“两路两侧”可视的生产矿山,完成治理面积88万平方米。

  来自市矿治办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全市共治理完成废弃矿山311个,其中省级示范工程43个,累计复垦复绿3万余亩。


标签:矿山责任编辑:孙璐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