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4月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施力维 通讯员 朱智翔) 漫步在杭城的河边,人们经常能看到保洁船在打捞漂浮物。这些河道垃圾去哪儿了,又如何处理?近日,记者从滨江区了解到,为推进垃圾分类全覆盖,区河道监管中心全面启动河道垃圾分类,每月河道垃圾分类处理量超过60吨,实现了河道垃圾源头减量,填补河道垃圾分类工作空白。
4月2日一早,记者在滨江的永久河边看到,一名河道保洁人员,正将小半船树叶、菜叶、塑料袋等河道垃圾收集上岸。“第一步是干湿分离,减少垃圾的含水量。”保洁员王师傅说,以前垃圾一体打包送到中转站,含水分、重量大,给处理带来了不便。现在垃圾打捞后,一些木板、塑料瓶等干的垃圾,直接分类入桶,湿的沥干后再入桶。
在河边,相关部门专门设置了两只用于存放河道垃圾的垃圾桶。绿色桶主要采集枯枝、枯叶、水草、浮萍等可堆肥类垃圾;黄色桶主要采集白色垃圾、塑料袋等其他垃圾。塑料瓶等可回收垃圾则由养护人员自行收集。
据了解,这些打捞上来的垃圾在初步分类处理之后,将统一运至滨江区的垃圾集合点,最后由垃圾集运车统一清运。
滨江区治水办(河长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垃圾分类延伸至河道,不仅推动了城乡整体环境质量的提升,而且使河道内的垃圾物尽其用——可回收垃圾能被再次利用;河面打捞上来的落叶、枯枝水草等湿垃圾将被作为有机垃圾堆肥处理,大大节约了资源。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