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化是我市各县(市、区)中的生态环境“优等生”,自1998年以来,便确立了“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3月28日,这名“优等生”的生态成绩正式公布——开化县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公布了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成果:
在核心保护区外,全县域发现国家、省级珍稀濒危和重点保护物种40余种,黑麂、白颈长尾雉等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成群结队出没,特别是在保护区外还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黑熊种群。
调查成果还显示,开化拥有全球罕见的呈原始状态的低海拔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其中分布在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范围内的长柄双花木,连片面积达3000亩,是全球长柄双花木天然分布连片面积最大种群地之一。
2个月内在非保护区监测到4次“熊出没”
2015年,开化县委托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牵头对钱江源国家公园及周边区域内的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资源开展了本底调查和评估。历时近20个月的间断性调查,项目成果显著。
此次生物多样性调查是开化首次在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外区域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调查成果表明开化县域除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外,特别是钱江源国家公园及周边区域还分布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例如本次调查的南华山区域虽然位于钱江源国家公园范围外,但其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不亚于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发现了黑麂、白颈长尾雉、黑熊、中华鬣羚、豹猫、蛇雕、无斑肥螈、棘胸蛙、舟山眼镜蛇和尖吻蝮等珍稀濒危和保护物种10余种。其次,调查中发现,黑麂、黑熊、白颈长尾雉、中华鬣羚等珍稀濒危物种在开化县多区域分布,扩大了其种群的分布区,成为开化具有代表性的旗舰型物种。
本次调查通过红外相机拍下的黑熊“卖萌”视频,十分难得。“仅2个月的时间就监测到4次黑熊,而且还是在非保护区内的区域发现的,这个结果太让人意外了。”南京大学副教授、动物专家李忠秋对开化的调查成果表示惊喜,他说,“调查结果表明这里很可能存在一个稳定的黑熊种群,但种群规模及分布范围有待进一步深入调查。”
“珍稀物种还有食物链顶端的物种对环境的要求特别高,开化位于人类活动极其频繁的国家东部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却能把全县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得这么好,非常不容易。”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曹铭昌感叹,“这验证了开化老百姓十分高度的生态自觉性,让人敬佩。”
多重严格保护举措护航源头生态建设
不久前,《浙江省开化县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完成,其中显示:2010年至2015年期间,开化县自然资源资产总量呈增加态势,从2010年的2474.52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2506.78亿元,自然资源资产负债总量为-31.4亿元,负债率为-1.27%,呈负增长态势。这反映出近年来开化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成效显著,自然资源价值得到有效保护。
开化县环保局工作人员郑雯介绍:“全省首个发布负债表的湖州市,自然资源负债总量高达109.51亿元,开化县的负债总量为-31.4亿元并且逐年负增长,这表示我们的自然资源每年都处于‘盈利’状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开化实践正为开化人民带来生态红利。”
近年来,开化县积极探索建立系统集成的生态环境建设体系,不断完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资源保护司法链条、上下游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浙皖赣毗邻四县边界协作等体制机制,出台《开化国家公园山水林田河管理办法》《开化县主要通道两侧林地林木管理细则》《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全流域推行禁采、禁养、禁渔、禁倒“四禁”管理。制定实施《司法救助生态办法》,在全省首设环境资源巡回法庭,全方位、多角度合力推进源头生态保护。
20年生态立县成效斐然
1998年,开化率先在全国提出了“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自此走出了一条从生态“自发”到生态“自觉”,再到生态“自信”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2003年,开化在全国第一个通过了“生态县建设总体规划”评审并实施;2010年12月,开化通过国家生态县考核验收;2013年8月,开化提出建设国家公园,打造“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升级版”;2016年6月,国家发改委批复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试点方案,开化成为全国十个、东部发达地区惟一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
从启动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到确立“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再到建设国家公园,打造钱江源“大花园”,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牢守生态底线,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切实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道路。
为了护好浙江“大水缸”,开化全县30%以上山林被划定为禁止采伐的生态公益林,80.3%的县域面积作为生态保护空间。从1981年起,全县机关干部春节上班第一天“植树拜年”坚持了37年。相较于1998年,2017年开化减少林木砍伐量13.3万立方米。同时,2017年生态公益林比2004年增加了43.63万亩,森林覆盖率从1994年的79.1%上升到如今的80.8%。
数据“一增一减”的背后,带来的是守护生态与发展的同频共振。2017年,开化全县旅游人次突破1000万。2018年1月以来(截至3月24日),开化I-Ⅱ类出境水90天,Ⅱ类以上占100%,其中I类水为36天,与去年同比增加40%;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率达到97.6%以上,同比上年增加7.1个百分点;PM2.5为28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年下降17微克/立方米,下降幅度为37.8%。
开化生物多样性调查取得的丰硕成果,直接论证了开化县坚持20年生态立县战略取得了积极成效。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