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最后试点村 271拆迁户全部签约

温岭全域改造产业升级实验区建设一期

发布时间:2018-05-01 14:14:34 来源:台州日报 通讯员 沈益峰 杜玮

  4月29日晚6时15分,温岭市横峰街道马鞍桥村签约现场,村民芦某在核对一些细节后,郑重地在拆迁协议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至此,签约率达到100%。这标志着温岭市全域改造产业升级实验区建设一期签约圆满收官。

  全域改造产业升级实验区建设是温岭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产业转型,拓展城市空间的迫切需要。马鞍桥村是实验区建设中的第三个改造村,也是最后一个试点村,改造共涉及山前施、徐家2个自然村,拆迁户271户。

  自去年11月27日全域改造工作组进驻,到4月28日全面完成签约任务,共153天。在这5个多月的日日夜夜里,工作组全体人员始终保持着饱满旺盛的干劲,积极发扬“5+2”和“白+黑”精神,白天上门走访调查,晚上入户做思想工作。

  为确保签约进程,马鞍桥工作组分成7个攻坚小组,每晚集中汇报进展情况,通过汇报、交流,各组相互学习、扬长避短,工作的针对性更强。施法明是一组的工作人员,也是马鞍桥村干部。他发挥自身多年当村监会主任的丰富经验,日夜走访,不辞辛苦地做好政策解释和矛盾调解工作。“在他以及全组人员一个半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这组跑出了5天内签约38户率先完成整组100%签约的全域改造‘加速度’。”一组组长王辉感叹道。

  面对拆迁改造带来的各种利益矛盾和复杂问题,工作组坚持深入群众听民意,时刻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出发点。徐家自然村位置较为偏远,距离马鞍桥村指挥部约20分钟路程,部分村民来往不便。为方便群众上门咨询和签约,工作组深入该区块设立了一个一线服务站。工作人员现场办公、全天候作战,不少干部带上行李连续几天吃住在服务站,一心一意做好群众工作,把与群众的距离从“20”分钟拉近到“2”分钟。

  以“妈妈式”服务推进工作开展,上门服务让群众零跑腿。村民王米林不久前在街上被助力车撞折了腿,需要卧床休养,不能到现场签约。在了解其特殊情况后,工作组与公证人员一起在夜里“送货”上门,为他提供了无微不至的服务,资料准备、签名按押、视频公证等全部在王米林病床前完成。

  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引领作用,助推改造加码提速。叶剑国是一名普通村民,今年刚刚因为心脏手术花了一大笔钱,家庭经济比较困难。一开始,他们一家对全域改造工作很抵触,工作人员多次上门也没见到人。经过走访,了解到党员叶兴友是他二叔,跟他家关系较好,工作组便动员叶兴友帮忙做工作。通过帮助叶家解决实际困难等打出的感情牌、温情牌,最终成功实现签约。

  首批三个村签约完成后,横峰街道将继续按照“一年全力拆迁、两年产业入园、三年基本建成”的要求,加快推进一期工业园区和安置小区建设,并在3个村推进的基础上,带动后续7-10个村,梯度推进全域城市化进程,为实现乡村振兴、产业转型贡献横峰力量。

标签:签约;实验区;改造;马鞍桥;温岭市责任编辑:朱斌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