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第15个省大学生环保科普行启动

13所高校71支大学生分队 让环保不再只是口号

发布时间:2018-06-26 06:34:42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钱慧慧

  浙江在线6月2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钱慧慧)“让我们向美好的环境宣誓——从我做起,积极践行;植绿护绿,保护生态;杜绝污染,为保护环境奉献青春!”6月22日,杭州师范大学报告厅里群情激昂。第十五届浙江省大学生环保科普行启动仪式在这里举行,来自浙江省13所高校的71支大学生环保科普实践小分队代表参加。

  该活动由浙江省环境科学学会主办,至今已有15个年头,有上千支环保科普队伍、一万多名师生参与其中。大学生们利用暑假时间,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的环保科普志愿活动。

  启动仪式上,还对上一年度环保行的优秀组织单位、优秀社团、优秀小分队和个人进行了表彰。

  淡化苦咸水,用专业知识解决环保问题

  浙江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大四学生陈俊文是环保科普行中的一员。陈俊文说,大二那年他看见住在河边的人,为图方便直接将洗脸水洗碗水倒入河里,让他觉得很有必要进行环保科普宣传。

  去年7月份,陈俊文和伙伴去了甘肃定西山区,在那里他真真切切感受到环境与资源问题的现实紧迫感。“当时正好大旱,喝上一口水好难。要踩三轮车去山脚下拉水,再存在黑咕隆咚的水窖里。这水洗完菜再洗衣服,之后再拖地,会重复利用。”陈俊文说,原本计划里有宣传节水护水知识,没想到当地人将节水做到了极致。

  每到一个地方,除了进行环保科普,陈俊文与伙伴们还会用专业知识帮助解决问题。比如,在安徽省灵璧县陈潭村,大家发现烧水的时候有很多水垢,就立马采了水样。“一检查,发现浊度、硬度、氟离子都严重超标。”陈俊文说,检测结果显示这是苦咸水,难怪当地村民说村子里有不少人得了结石病。陈俊文与伙伴们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设计了苦咸水淡化方案,安装了纳滤净水装置。

  “刚开始做志愿者的时候,觉得很辛苦,尤其是到偏远地方的时候。不过全身心投入后,就顾不得苦了,只觉得自己能做的事情太少太少。”陈俊文与伙伴们边走边看,边听边思考,“我们希望将环保知识尽可能传播到更远的地方。”也因此,他们被评为全国优秀志愿者小分队。

  寻找最美家乡河,环保实践者也是组织者

  王楠是全国优秀志愿者,也是环保科普行中的一员,贵州人。她记得高考那天,路上的积水漫到了小腿。“那时候,农作物、交通、通讯都受到很大影响,我就想着以后能不能做些什么。”于是,她第一志愿第一专业填报了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给排水专业,并顺利被录取。

  2016年,王楠看到《浙环学第七届环保创意大赛通知》,被“环保”和“创意”这两个词吸引,“那时候我就琢磨着怎样让环保变得有创意。”由于平常爱好摄影,她就想着用摄影的方式呈现。“当时为了拍摄出符合主题的作品,我背着单反走了大半个杭州。”

  王楠拍的主要是河流。她的作品有岸洁景美的《水乡人家》,也有浮着垃圾、河水浑浊的《黑与白》。这两幅作品还分别获得第七届环保创意大赛摄影组二等奖、三等奖。

  王楠说,一个人的力量再大也是有限的,而一群人的力量充满无限可能。因此,去年,她除了是环保实践者,还成为组织者。她牵头策划各类环保活动,包括组织学院环保协会开展“绿色当铺”、“绿色交易”、“绿植领养”等活动;组织志愿者到下沙各社区开展“水质检验”、“垃圾分类”、“五水共治”宣讲;组织拍摄环保题材微电影及设计环保科普创意海报。微电影《岁月清浅,许你安然》及海报《再见,污染》还分别获得第八届环保创意大赛A类、E类优胜奖。

  另外,王楠和几名对河流健康状况同样感兴趣的同学组建了“最美家乡河”调查小组,“我们想通过调查,建立‘浙江省美丽河流评价体系’。”2017年至今,他们走了浙江省60余个县市区,撰写调查报告60余份。“其实最难的是河流评价体系的建立。”王楠说,小组10个人每个人都阅读了大量文献,列出一份自己认为必要的指标体系,之后大家一起讨论,再请专业老师指导。“我们希望能够给当地相关部门提供一些治水思路。目前,下沙治水办看了我们的评价体系后,说不错,有参考价值。”王楠说,做志愿者收获很多,不仅提高了实践能力,还认识了很多朋友,她会积极号召周围人加入。


标签:环保;科普;浙江省;王楠;咸水;小分队;启动仪式;志愿者;大学生;陈俊文责任编辑:季建荣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