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公益组织积极主动参与 真查精查确保数据质量

污染源普查的“温州样板”

发布时间:2018-07-20 09:15:49 来源:中国环境报 记者 晏利扬 通讯员 林庆斌 章松来 张慧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前发函,同意增补浙江省温州市为全国污染源普查国家级全面试点地区。

  温州市把做好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机遇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前提基础,以及当前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要环保工作任务来抓,以“查得清、算得准、用得上、治得好”为工作主线,全力推进污染源普查各项工作。

  “查得清”是前提基础

  6月的一天,暴雨初歇。趁着雨隙,温州鹿城区南塘大妈护河队的张阿姨和她的队友们又开始了新一次的沿河巡查。

  南塘大妈护河队,是鹿城区有名的环保志愿队伍,38个成员都是本地的退休阿姨。当大妈们得知全国正在开展第二次污染源普查的时候,她们主动要求在护河的同时,也要参与污染源普查工作。

  “塘河里哪根雨水管可能会有底泥冲出来,河岸边哪个小作坊是有污染排放的,我们一清二楚。一旦有异常情况,我们马上反馈给街道网格员。”说起普查,张阿姨如数家珍,“而且我们还是有证的呢。”

  张阿姨说的“证”,实际上就是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指导员证件。热心环保公益事业,有“人熟、脸熟、路熟、情况熟”的优势,再有专业的培训和考核,摸清温州环境家底,靠的就是无数个张阿姨的大力支持。

  实际上,温州还有很多像南塘大妈护河队这样的环保公益组织也参与了普查清查建库工作。市、县普查办作为“主力军”领导、镇街(网格员)作为“地方军”领办、公益组织作为“志愿军”领路、第三方机构作为“雇佣军”填写表格的普查模式,在温州逐步成熟推广。

  截至6月底,温州不仅全面完成了20.11万家下发名册的清查,还依靠网格员或志愿者清查新增了3.32万个普查对象,8.33万个纳入入户调查的普查对象“个个入平台”,15.63万家被筛选剔除的对象“家家有说法”,真正做到了查清底册、不重不漏。

  “算得准”是成败关键

  温州小微民营企业众多,块状经济集聚特征明显。鹿城区的双屿街道有2000多家皮鞋厂,瓯海区的娄桥街道号称“中国眼镜小镇”,苍南县的龙港镇有四五千家印刷厂,永嘉县桥头镇的纽扣市场也曾经红极一时……

  但生产一双皮鞋,会产生多少VOCs?

  制作一副眼镜,会产生多少废水?

  印刷一平米的包装纸,会产生多少废气量?

  这些温州区域典型行业的污染物产生、排放情况到底如何,谁也无法说清。温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环保工作者们迫切地期盼通过污染源普查工作,摸清这些行业的底细。

  2017年12月,温州在浙江省率先印发《温州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方案》,随后市普查办明确要组织开展皮鞋、眼镜、标准件、印刷、纽扣、移膜革、羊栖菜等温州区域7个特色行业的产排污系数调研或本地化验证。

  钱晓东是温州一家环保第三方机构的负责人,长期从事环评业务、环保咨询相关工作。今年2月,钱晓东所在的公司承担了皮鞋行业的产排污系数调研,5月初调研成果已经通过了县级普查办评审。但他没有想到的是,在5月底温州市普查办组织的调研成果联审会上,包括皮鞋行业在内的所有产排污系数调研成果全部被否决了。

  温州市普查办主任、市环保局总工高永兴在联审会上的发言掷地有声:这次调研的整体思路和路径设计过于简单笼统,变量考虑总体不足。想要真查、精查,就得推倒重来。

  联审会之后,温州市、县普查机构进一步明确并形成共识:产排污系数调研,决不能疏忽怠慢。

  日前,钱晓东和他的团队专门组织编制了《温州市特色行业产排污系数调研技术指南》,明确以污染物产生量、削减量、排放量的精确计算为核心,以物料平衡、能源平衡、资源平衡、产能平衡为路径方法,进一步做好产排污系数模型的构建和完善。

  记者了解到,6月中旬,温州已全面开展了污染源普查市级核查和数据质量评估,全力提升数据质量。

  “用得上”是工作导向

  据温州市污染源普查办介绍,自2017年8月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以来,温州市县两级普查机构共落实工作人员142名,各镇街(村居)落实普查人员1388名,选聘普查“两员”共计2744名,普查预算超过7300万元。

  “我们投入这么多人力物力财力,绝不是仅仅为了完成国家的普查任务。”高永兴多次强调,要结合温州实际,着力优化普查路线,提前谋划增加调查内容。主要目的就是要查清当前温州污染整体情况,推进环保数据比对、评估、整合、建档,建好污染源大数据库,绘制好温州污染源一张图,努力推动温州环境管理与决策的科学化、系统化、精准化,真正让普查数据“活起来、用起来”。

  温州的龙湾区,号称“中国合成革之都”。上世纪90年代末期,龙湾区合成革产业最集聚的机场大道周边总是弥漫着DMF(N,N-二甲基甲酰胺)的鱼腥味。老百姓明显地感觉到周边大气、水环境在恶化。 但其污染究竟有多严重?在温州现有的环境容量下,能否整治提升到令人满意的程度?能否既赚到钱又保住绿水青山?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我们可以通过污染源普查,计算出企业或某一行业的经济产出和污染排放之间的‘污染产出比’,用数据直观地说明哪种行业污染源排放强度大、哪种行业排放强度小。”钱晓东对普查结果充满期待。

  目前,温州已经结合普查同步启动了环境承载力的分析和预警,某个区域到底适合发展哪种行业、应该淘汰哪种行业,下一步通过制定产业环保政策指引,就可以把污染源普查成果和党委政府经济社会发展决策挂上钩。

  此外,考虑到温州第三产业特别发达的实际情况,温州还主动完成了第三产业中餐饮、住宿、医疗、汽修、美容美发等有实际排污但又不纳入本次污染源普查范围的服务业排污量整体测算,实现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污染源普查全覆盖,并将测算结果移交给综合执法、卫生、交通、商务等主管部门,为行业的环境管理和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标签:温州;普查;温州市;排污;调研成果;试点地区责任编辑:孙璐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