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台州小作坊改造提升大变样

发布时间:2018-10-09 09:15:16 来源:台州日报 记者 郑红

  说起小作坊管理,第一个字就是“难”。的确,小作坊曾经“脏乱差”的形象深入人心,一度成为市场监管部门的管理难点。

  不过,近年来,台州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探索小作坊监管模式,大刀阔斧进行提升整治,还在全国率先推出小作坊二维码追溯管理,如今经过提升改造,我市的小作坊已经大变样。

  近日,经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业主书面申请、各县(市、区)市场监管部门预考核、市市场监管局集中考核验收,我市申报台州市黄岩双楠红糖专业合作社等33个单位为名特优食品作坊。

  狠抓食品小作坊整规提升

  小作坊作为普遍存在并且由来已久的生产方式,一直是各地市场监管局的监管难点,为了保证台州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市市场监管局全面实施食品生产小作坊整体提升计划。

  食品生产小作坊必须按照符合实际生产要求的高标准、规范化食品小作坊建设标准,统一规划布局,按照面积大小对不同小作坊进行分类,合理分配各功能区;同时,还要配备防蝇、防鼠、防潮等三防设施,杜绝外源性污染,并统一硬件设施,通过更新换代淘汰老旧设备提高安全标准。对于不按要求进行整改的小作坊,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退市处理。

  在监管中,市市场监管局突破传统监管模式,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开发使用小作坊食品安全追溯平台。利用移动智能系统实现小作坊食品全环节可追溯。通过数据网上录入实现原材料进货、生产、销售对接,通过系统二维码实现消费者安全透明消费,构建“源头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追溯体系,全力打造监管者、消费者、经营单位等多方共赢的社会共治格局。目前,电子溯源系统追溯率达到90%以上。

  同时,市市场监管局率先推行小作坊“透明工场”建设,选取50家小作坊为试点,免费为其安装摄像头,完善“生产过程可观,安全管理可查”的管理模式,用信息化系统替代传统管理模式,实现食品生产全程透明化。

  今年计划培育50家名特优作坊去年以来,我市在全面推进食品小作坊改造提升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台州本地特色,筛选出一批具有地方传统特色、生产条件和发展前景较好的食品小作坊,列入名特优小作坊培育名单,分阶段通过软硬件改造,提升产品质量、打造特色品牌、拓展销售渠道,创建名特优作坊和食品小作坊。

  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处了解到,目前我市有食品小作坊近800家,其中50家小作坊已被列入省名特优小作坊重点培育名单,计划打造“小而精”管理规范的精品小作坊。

  “通过培育创建50家名特优食品作坊、100家示范小作坊,打造一批生产过程管控严格、食品安全有效保障的标杆单位,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小作坊示范典型,以此来带动全市小作坊规范生产、健康发展。”市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处工作人员孔祥晖说。

  目前,市市场监管局已完成90%的示范小作坊和名特优食品作坊的集中考核验收,首批33家小作坊已进入名特优小作坊的最后申报阶段。

  创建有利于提升品牌意识

  位于椒江三甲街道的椒江区宏玲食品厂就是列入名特优作坊重点培育的对象之一,该食品厂主要生产黑米糕等食品。列入名特优小作坊重点培育名单后,极大地调动了宏玲食品厂软硬件改造提升的积极性。

  日前,记者在现场看到,该食品厂原料库、粉碎间、搅拌间等分区明确,每个车间之间采用彩钢板间隔,改造后的厂房工序一目了然。在员工更衣室,配备了紫外线灯、感应式水龙头、全自动感应消毒器等,避免细菌交叉感染影响食品加工过程。

  椒江区宏玲食品厂负责人王同满说:“原本我们食品小作坊之间竞争就很激烈,而客户往往更倾向于有品牌的产品,申报名特优食品作坊,会让客户对我们的产品质量更有信心。”

  “打造名特优小作坊有利于提高小作坊主体责任意识,建立其品牌意识。”椒江区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监管科科长潘震说,名特优小作坊创建对食品作坊的未来发展来说,后续网络销售平台的搭建也将有利于拓展销售渠道,让作坊主享受到切实的利益。

标签:作坊;食品小作坊;特优;市场监管;特优小作坊责任编辑:陈秋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