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滩簧车’来哉,老头子快把垃圾拿出去。”近日,当垃圾收集员“唱”着滩簧《收垃圾》、开着垃圾车驶入朗霞街道新新村乌云庙自然村时,该村村民赶紧拿起分好类的垃圾出来,交给垃圾收集员,由收集员分类投放到分类垃圾车运走。据了解,这首《收垃圾》是为了顺利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而编写的,熟悉的滩簧曲调,让村民倍感亲切,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也更高了。
今年9月,朗霞街道全面推开垃圾分类工作后,新新村积极响应,多次召开班子成员会议全面细致地部署,并确定率先在该村乌云庙自然村进行试点。“乌云庙自然村有常住人口600户,其中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比例为1:3,在全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作为试点较为合适。”新新村党总支书记戎书群告诉记者,为了顺利推进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新新村成立了专项推进小组,因地制宜制订了一系列管理制度、激励机制、考核办法等,尤其是探索出了“大桶换小桶”“戏文换垃圾”“垃圾换资源”“积分换礼品”“用心换真心”的“五换法”。
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是扎实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基础。除了召开党员代表、村民代表、五好户、妇女代表动员会议,设置宣传栏、发放倡议书等广泛宣传外,新新村还建立了“干部联片、党员联户”工作制度。村干部、联户党员挨家挨户、深入细致地上门做村民思想动员和分类指导工作,使村民进一步树立垃圾分类的环保意识,确保垃圾分类工作知晓率达到100%。联户党员还每周一次开展入户检查和桶边指导,提高村民垃圾分类的正确率,并督促村民逐渐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经过一段时间紧锣密鼓的宣传,垃圾分类工作渐渐深入人心。在推进过程中,新新村还在一个月内逐步撤走了路边240升的陈旧垃圾大桶,新采购了50升的分类垃圾小桶,分发到每户家庭,并明确由村民家庭做好小桶的垃圾分类和保管清洁工作。“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每天都会定时收集运走。”戎书群告诉记者,相比每日产量较低的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村里会在每月的15日、30日进行上门收集。其中,可回收物还可以放在再生资源回收点或者直接卖掉,有害垃圾则由专业企业处理。
为了进一步激发村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新新村还创新推行了“积分换礼品”制度。“我们制作并下发了积分卡,垃圾收集员根据农户垃圾分类优劣情况,发放5分、10分等不同分值的积分卡。”戎书群说,当村民积分卡达到一定分数时,可定期到村里换取日常生活用品,“对于垃圾分类工作不配合的村民,我们也会进行一定的教育。”
“下一步,在总结试点村的基础上,我们将在全村范围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强化督查及各种形式的宣传,切实提高群众垃圾分类知晓率、正确率,争取垃圾分类全覆盖。”戎书群信心满满地说。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