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环保局发布2018年1—10月的空气质量状况,1—10月,北京PM2.5浓度为4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3%;9月PM2.5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更是创下监测以来的月均浓度最低值。不少人说,已经很久没开过空气净化器了。
眼看采暖季开始了,今年还要不要买空气净化器?选购和使用的注意事项是什么?净化器和新风系统各有啥优缺点?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为您答疑解惑。
空气净化器还要不要买?该怎么选?
净化器仍应是家中常备品,买“对的”而非“贵的”
去年冬天,京津冀地区的居民普遍认为好天气比较多,家里的空气净化器大多处于闲置状态。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两净产品事业部总经理邱兆云表示,由于国家重拳治理大气污染,空气质量逐渐好转,市场上对净化器的“恐慌性消费”已经不存在。据业内估计,2018年空气净化器销量将出现大幅下滑,预计年整体销量比2017年低40%左右。
那么,今年冬天空气净化器还是家中的必需品吗?“就像雨伞,下雨天大家才会想到、用到,但平时谁家里不备一把?虽说天气好时基本不开净化器,但雾霾来了就能派上用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技术科学系教授赵彬表示,空气质量改善是个长期过程,在目前这个阶段,空气净化器仍然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和家居环境的有效手段。即便在空气质量年平均水平高的发达国家,空气净化器依然很受关注,普及率很高。
商场里的净化器令人眼花缭乱,消费者选购时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要素:
首先是洁净空气量(即CADR,净化器每小时提供的洁净空气体积),这一数值越大,意味着净化能力越强,但同时功耗和噪声往往也越大。此外,商品标出的CADR值通常是最大挡位的空气净化能力,并不代表所有挡位。赵彬建议,空气净化器的CADR值应为房间体积(房间面积×层高)的3倍,消费者可根据住宅情况进行换算。
“购买净化器,应该只买对的,而不是只买贵的。”清华大学建筑环境检测中心主任张寅平表示,所谓“对的”,即净化器的净化能力应该和消费者的需求(例如污染物种类、房间面积)相匹配,同时关注外观以及噪声水平等细节。还应考虑针对主要污染物的累计净化量(即CCM,净化器可以处理的污染物总量),数值越大,净化器的使用寿命越长,滤网的更换频率越低。
“与其买贵的,不如买划算的。可以计算公式‘CADR值÷(价格×功率)’,得出的数值越大,说明性价比越高。”赵彬提示,有些国外品牌的净化器可能更适合其本国环境,有很强的去除花粉功能,但去除PM2.5的效率不见得高。此外,目前的过滤技术简单有效,国内外没有明显技术差异,只要滤材合格,组装规范,都能起到净化效果。
现在市面上有些净化器采用静电、负离子等技术,虽然有安静、省电等好处,但消费者选购和使用时应谨慎。赵彬告诉记者,一方面,使用这类净化器易产生臭氧等二次污染,对人体健康不利。另一方面,即便商家出具报告称产品产生的臭氧等物质符合国家标准,也可能只是短期达标,长时间连续运行仍然会积累污染物。
“面对种类繁多的净化器品牌,消费者一定要注意检查商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GB/T18801—2015。如果符合,说明经过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检测,可以放心购买。”邱兆云提醒。
空气净化器怎么使用最有效?
应与开窗通风相结合,摆放位置有讲究,定期更换滤芯
空气净化器的使用也有讲究。除本身的功能外,净化效果与摆放位置有关。如果在80—90平方米甚至更大面积的房屋只使用一个净化器,效果会不均。例如,净化器在客厅而人在卧室,由于房间结构的阻隔,卧室污染物浓度需要很久才会下降。“最好是人在哪儿,净化器就在哪儿。大多数净化器都是可移动的,且过滤型净化器即便离人体较近也不会产生危害,因此建议在单一房间使用,最大程度发挥净化效果。”赵彬说。
定期更换滤芯也很重要。专家解释,如果长期使用并一直不更换滤芯,机器的净化效率会下降;持续累积的污染物还会使净化器成为二次污染源——吸入的空气“掠过”长期不换的滤芯,沾染旧污染物并可能与之发生反应而产生新污染物,再被排放到室内。
怎样判断何时该更换滤芯?专家提示,可以用测量仪器查看净化器开启后室内污染物的下降速度,观察到明显变慢就该更换滤芯。而到“闻着有味”的阶段再换就晚了,有异味说明滤芯上积累的污染物已经过多。赵彬说,更换期限没有固定标准,公众应综合考虑污染程度、净化器工作时间和滤芯种类等因素。在雾霾较重且经常开启的情况下,可考虑3—6个月更换一次滤芯。
室外污染严重,室内开启净化器,“是否要通风”的问题让很多人头疼——开窗怕雾霾进来,不开窗又憋得慌。
张寅平认为,即便室外有空气污染,也不宜长时间完全密闭门窗,适当的通风仍然很有必要。新风量是衡量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标志,除提供呼吸所需要的空气外,还可以改善房间内的不良气味、除去过量的湿气、稀释室内污染物等。长期处于新风量不足的室内,人体可能由于污染物浓度较高出现头痛、胸闷、疲劳,还容易引发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开窗通风是获取新风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但应注意时机,公众可以查看实时空气质量,尽量在一天中空气相对较好、温湿度相对适宜的时段开窗。”
赵彬说,只要开窗通风,一般半小时左右,二氧化碳等室内污染物的浓度就会迅速下降,且关窗后再上升到高值需要很久。居民也不用太担心雾霾“登堂入室”,由于建筑物的门窗本身就隔绝了部分室外空气,室内污染物浓度一般是室外的1/3—2/3,因此室内PM2.5的浓度本身就比室外低。即便开窗期间上升,也可以通过净化器迅速降低。
“实验结果表明,关闭门窗后,开启净化器约半小时就可以看到室内PM2.5浓度明显降低,若室内无其他污染源,一小时后就能降到初始浓度的5%以下。建议居民采取‘短开窗、长关窗’的原则,如果不放心,也可以一边通风一边开着净化器。”赵彬说。
新风系统和净化器,功能孰优孰劣?
各有利弊,自然通风+空气净化器更利于健康和节能
近年来,能够24小时不间断过滤室外空气的“新风系统”走进了越来越多百姓家,有管道式新风系统、壁挂式新风机等多种产品可供选择。比起空气净化器,新风系统有啥优势和劣势?
赵彬认为,新风系统能够不断引进、过滤室外空气,不用开窗也能降低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但正因其工作原理导致过滤装置持续运行,很快就会面临能效下降的问题。空气净化器吸入的是室内空气,经过建筑物的阻隔,PM2.5浓度没那么高;而新风系统直接吸入室外空气,要处理更高浓度的污染物。
此外,PM10等大颗粒污染物进入室内后沉降,很少会进入净化器,却会在室外大量进入新风机。同等条件下,新风系统需要处理的污染物比净化器多3倍,其对滤材的消耗也远大于净化器。赵彬指出,在雾霾较严重的地区,新风系统几乎1—2个月就要更换一次滤芯。并且由于结构复杂,消费者很难自行更换,需专人操作。因此,选择新风系统就意味着更高的养护成本。
“清华大学课题组正在进行的研究发现,如果使用不当,一定条件下新风系统造成的二次污染可能比空气净化器更严重,能否大规模推广仍值得商榷。”赵彬说。
张寅平认为,净化器与新风系统各有利弊,很难简单地说谁好谁坏,公众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产品。“总的来说,‘自然通风+空气净化器’的模式,既有利于健康,也有利于节能。”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