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迈向舌尖安全新时代 孕育“绿色优质”农产品

发布时间:2018-11-26 08:34:58 来源:今日象山 记者 夏超明 通讯员 林谷崇

农资经营精品店

蓝莓基地绿色防控

分散农户农产品检测追溯公示

半岛味道销售门店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是衡量地区农产品安全水平的重要标准。2017年3月我县列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试点单位以来,在巩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县创建成果基础上,按照十九大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的新要求,主动拉高标杆,积极探索新时代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新样板、新模式、新格局,努力开创具有象山特色的舌尖安全新时代。

  ■ “绿色生产”树立新样板

  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生产是前提,而农资经营环节则是第一道关口。为此,我县在源头管控上,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实施农资经营规范提升工程,引导农药经营向规模化、规范化、信息化方向迈进。贤庠顺通农资经营部是提升工程的亲历者,通过理论考试、电脑操作测试拿到农药经营许可证,并投入资金改造提升经营场所,彻底改变了农资经营者文化程度低、店面杂乱、台账记录不全的旧面貌,成为全县农资经营管理模式“五统一”的精品店。目前,我县已建成类似精品店20家、规范店30家、合格店41家,信息化监管系统覆盖率100%,农药产品网上登记1800余个,网上登记率100%。

  推行物理防虫治虫,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在象山,通过示范创建和市场倒逼,绿色生产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当前,全县农业标准化生产程度达64%,实施水稻、柑橘、杨梅、枇杷等农业地方标准25项,38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和模式图入户率100%,推广种植业、林特业绿色防控8.9万亩,实现化肥减量280吨,农药减量24.3吨。推进农资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实现回收率85%、无害化处置率100%。实施滩涂及水产养殖区使用有害农药专项整治,全面提升农渔业生态环境。

  创建国家级安全县,样板示范必不可少。枫康生物智能监管铁皮石斛、绿畅农业配送农产品首先通过公司自检、稻渔情生产的生态大米供不应求……近三年来,通过政府推动、企业建设,先后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建成农产品放心示范主体58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个、农业部水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16家,省级美丽牧场22家。“按照‘内抓质量、外树形象’思路,形成象山特色的‘ 生产标准化、产业绿色化、经营规模化、产品品牌化、监管信息化’的安全生产新样板,通过以点带面,整体提升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水平。”县农安科科长肖识剑说。

  ■ “精准监管”探索新模式

  检验检测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技术支撑。县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县畜牧兽医总站、县水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县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各司其职,落实检打联动、分析会商机制,严把检验关。近三年来,县级定量抽检农(水)产品每年1600批次以上,检测6.9万项次,合格率保持在98.5%以上。县农安办落实每季度农(水)产品质量安全分析会商制度,通过检测大数据分析,巡查检查“智慧农安”大信息,综合研判精准分析风险隐患,发布《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及应对措施》,针对性开展隐患治理。落实农安、食安、公安“三安联动”执法,农业部门移送市场监管部门查处不合格农产品案件4起;开展“绿剑”护农、农产品专项整治等行动 11 次,立案查处17起,查获假劣农资6.8吨,涉案金额 19万元。

  完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西甜瓜、蔬菜、茭白、芦笋产自哪里?柑橘、葡萄、草莓、枇杷何时上市?生猪、白鹅、海鸭蛋、土鸡蛋产品质量如何?只要用手机扫一扫二维码,这些信息马上显示出来。2015年,我县就实行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2017年,我县成功跻身第四批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县。目前,全县250家规模生产主体实现了“二维码”追溯,消费者只要拿出手机“扫一扫”,就能查到农产品生产、检测、品牌认证等相关信息。同时,我县998家规模生产主体和一般规模生产者全面实行农产品上市合格证管理,累计开具和使用食用农产品合格证25万余张,全面建成了产品“来源可溯、去向可查、责任可究”的追溯体系。

  分散农户监管一直是农安监管的一项重大课题。在新桥镇农贸市场入口,农户将要出售的农产品条形码对着扫码枪照一下,农产品信息就通过市场电子显示屏向公众公开,农产品生产者信息、质量安全检测结果,这些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一目了然。运用“互联网+”技术开展分散农户监管工作,我县在全省领先,也是宁波的创新试点县。通过开发“象山县分散农户监管平台”系统,制作分散农户信息卡,加强了分散农户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前,我县将新桥、晓塘等4个镇乡(街道)的1853位分散农户纳入“一户一档一卡”信息化管理,初步摸索出一条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有效衔接的新路径。

  ■ “信用农安”构筑新格局

  优质的农业品牌还要靠良好的信誉获得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同。为此,我县推行农产品品牌化建设,积极推动“三品一标”提质扩面。截至目前,全县拥有“三品一标”农产品262个,认证面积36万亩,主要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比率达60%以上。相继成立象山柑橘产业联盟和梭子蟹产业联盟,开展象山柑橘、梭子蟹区域公用品牌建设。通过品牌的感召力和影响力,2017年我县柑橘种植面积10.6万亩,产值11亿元,梭子蟹养殖面积7.5万亩,产值6.1亿元。同时,唱响象山“半岛味道”综合性公用品牌,并上线了象山“半岛味道”微商城和微信公众账号,线下建设农产品体验中心品牌店5家,年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还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保险”,为授权使用“象山柑橘”“象山梭子蟹”公用品牌的农户提供食品安全事故理赔保障,维护“半岛味道”品牌公信力,加快实现从卖“产品”向卖“商品”再到卖“品牌”的转型升级。

  为打造象山“信用农安”,还创新构建了奖罚分明的诚信机制,并列入了农业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县。2017年以来,对全县796家农(水)产品生产主体开展信用等级ABCD四级评定,建立信用档案数据库,录入象山县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实行农安信用与银行征信、申报财政补贴项目挂钩,加强了分类监管。通过社会监督,实施“红黑名单”奖优惩劣制度,公开表彰了13家“红名单”生产主体,披露了1家“黑名单”生产主体,曝光了18个不合格农产品。还在全市创新实施“三品一标”企业内部检查报告制度,树立生产主体自律讲信用,三年来共清退不合格生产主体50个,大幅提升“三品一标”企业的信用度。

  农产品质量安全金融征信体系建设是我县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又一项创新,通过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失信行为与金融信贷挂钩,形成市场倒逼机制,强化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诚信自律。象山青果水果专业合作社郑明土,依靠信用农安奖励,贷款授信额度从100万元提高到400万元,利率下浮20%,年节省利息10万元”。据统计,2017年以来,全县共有29家生产主体列入失信惩戒,113家主体列入信用激励名单。激励主体给予信贷额度提升、利率优惠,累计涉贷金额达12.3亿元。

  ■ “全民共治”迈向新时代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离不开全民参与,齐抓共管。压实监管职责。创建以来,成立以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创建实施方案》,强化目标管理考核,先后召开创建培训会、动员会、推进会,落实创建经费500万元。县政府与镇乡(街道)、职能部门,镇乡(街道)、职能部门与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层层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各镇乡(街道)还将农安考核延伸到社区、村级,全县586名村级协管员纳入“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社会基层治理体系,由社会综治基层网格员承担具体工作,解决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最后一公里”问题。

  落实主体责任。我县将998家农(水)产品生产主体纳入监管名录,增强“第一责任人”意识,实现生产主体责任告知、承诺、培训率100%;落实生产记录制度100%;开展自检或委托检测覆盖率100%;严格执行农(兽、渔)药安全使用间隔期(休药期)规定;严格落实屠宰企业进场查验、肉品品质检验等制度。通过检测印证,县级每年定量抽检农(水)产品1600批次以上,合格率从2016年98.5%提高到2018年的99.2%,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升。

  夯实全民共治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知晓率、满意度的提升是创建工作的重要一环。我县坚持党政主导、县乡联动、全民参与的原则,采用异地研修、集中办班、现场实训等形式对县、乡、村三级监管人员、生产主体开展培训,年受训2000余人次。组织“我执法、你参与”“我宣传、你传递”“你点题,我检测”“你举报,我查处”为主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直通车活动15次,邀请人大、政协、市民代表共同参与,实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进村入户到人。利用报纸、电视、电子屏、图板、微信等手段立体式宣传,形成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相互监督的共护、共治、共享新格局。

标签:农产品质量;农资经营;象山;安全;分散农户责任编辑:陈秋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