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7月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以来,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扩面提质工作,积极探索创新了一系列工作法,形成了硬件设施标准高、宣传活动氛围浓、基层劝导服务勤、活动体验感受新等工作特色,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达89.2%。
“零距离”体验
宣传活动更走心
昨天上午,家住优优花园12幢的朱阿姨带着孙子来到小区垃圾分类体验馆溜达。小孙子喜欢看体验馆墙上花花绿绿的图片,朱阿姨也顺便了解了许多垃圾分类知识。朱阿姨说,平时来这里的居民很多。
据了解,这是市本级首个垃圾分类体验馆。参观者可通过观看科普视频、垃圾实物,参与垃圾分类大富翁、幸运大转盘等活动与垃圾分类“亲密接触”。体验馆24小时为小区居民开放,目前已接待参观人员1000多人次,成为社区宣传垃圾分类工作的主要平台。
今年以来,开发区以营造全民参与氛围为目标,宣教先行,多渠道、多形式引导,努力让垃圾分类理念和相关知识深入人心。
在嘉州美都社区,青年志愿者组成环保“业务团队”,向小区居民宣传垃圾分类有关知识,并对分类准确度进行二次检查。
长水街道通过“五进”活动将垃圾分类工作引向深入。进家庭,以“一人带动一户,一户带动一栋,一栋带动一个小区”的形式,不断加大宣传覆盖;进学校,以“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学校带动一个片区”,提升社会参与率;进公共场所,使垃圾分类成为市民茶余饭后的话题;进机关,辖区87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作为首批分类工作重点;进楼宇,调动物业公司、楼宇业主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的积极性,确保垃圾分类常态化。
“互联网+”同行
监督激励齐发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垃圾分类技术悄然来到百姓的身边。为从源头上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发区部分街道借助了“互联网+”技术手段。
长水街道辖区内的文桥路聚集了众多餐饮店,是街道文明创建的一个重点区域。文桥路是长水街道首条省级垃圾分类投放清运定时定点商业示范街。试点工作开展之初,该路段撤销了沿路垃圾桶,加大了环卫工上门清运频次,但商户偷倒、乱倒现象严重。为此,长水街道借助了“四个平台”的资源,利用沿线监控让这些不文明现象无处遁形。
“当综合执法中队队员与垃圾分类办人员拿着填埋偷倒垃圾的影像资料上门劝说,处罚有了依据。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现在每天一次定时的餐厨垃圾和每天三次的其他垃圾收集,沿街商户都能积极配合了。街道环境卫生明显好了,周边居民的满意度也提升了。”区垃圾分类办负责人说。
除了监督,要让市民更加积极地参与垃圾分类,需要一定的激励机制。长水街道借鉴了省级高标准小区荣誉积分排行榜的做法,在久久小区尝试“绿色账户”正向激励机制,在每个楼栋开设一个“绿色账户”,每户居民的分类情况计入账户,以季度为结算单位,小区对账户积分最高的楼栋予以表彰,居民可以用积分兑换奖励,激励效应明显。同时,一旦发现小区内有影响垃圾分类工作的不和谐因素,小区也有“反向帮教机制”。
截至目前,开发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达89.2%,共打造了10个省级高标准示范小区、15个市级示范小区、6条定时定点商业街、1个园林垃圾减量示范点、1个机关单位示范点、2家规上工业示范企业、2家服务业示范企业、1个特色园区。
区垃圾分类办负责人表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是一项持久战,将进一步探索更多工作方法,把开发区打造成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创新示范地。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