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中国同为四大文明古国的埃及,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我们听说过关于这个国家的不少神秘传说,还知道狮身人面像、木乃伊、金字塔、埃及神殿这些遗迹,但却鲜有人能真正看到。
近距离了解古埃及文化,是一件有趣且能拓宽见识的事。眼下,就有这样的机会。
孤山路上的西湖美术馆,浙江省博物馆开年大展“法老的国度——古埃及文明展”刚刚开启,5月5日结束。来自意大利多家博物馆的180件文物将呈现在杭州观众眼前,包括神秘的木乃伊。
展览分为“尼罗河的赠礼”“众神传说”“复活的密码”“生活在尼罗河与绿洲之中”“永生传说”五个部分,通过展示古埃及的王朝更迭、宗教信仰、象形文字、社会生活、丧葬文化等各个方面,勾勒数千年前尼罗河两岸的生活风貌,带我们探索古埃及人复杂的精神与宗教世界。
埃及人关于生与死的最真实观念,由此揭开。这是一个公益性收费展览,门票全价30元。
木乃伊
除了人类,动物也有木乃伊
说到埃及,一定绕不开木乃伊。这次展览中,就有多具木乃伊。
古埃及人很早就形成了来世观,他们对“永生”谜之热爱,相信人死后会在另一个世界永生。保存千年的木乃伊,便是他们对复活与冥界的追求,有专门的遗体防腐师来进行这一道工序。
埃及人相信灵魂和原来的躯体结合才能复活,所以他们用防腐剂和香料保存躯体,等待灵魂重回身体,棺椁内还放着《亡灵书》及各式护身符,帮助亡者在阴间跨越所有阻碍。
展览中你会见到一尊戴有镀金面具的男性木乃伊。这尊木乃伊高179厘米,身体以布带缠绕,制作成复杂的菱形图案。覆盖在头部的木乃伊面具彰显了贵族身份,脸部镀金,其他部分则绘有逝者向诸神敬献祭品的情景。
古埃及人认为诸神的骨骼是银质的,黄金象征他们的皮肤,在制作法老与贵族的木乃伊时,他们也会用黄金打造面具,让木乃伊拥有永恒的完美面孔。
还有一具裸露的成年女性木乃伊也非常值得一看。这种没有外棺、以完全裸露的面貌呈现的木乃伊存世较少,因为能完成这种制作工序的古埃及工匠少之又少。这具女性木乃伊双手交叉环抱于胸前,被初步判断去世时25岁左右。
除了人类木乃伊之外,还有猫、鳄鱼、朱鹮等动物木乃伊。埃及人相信动物对生命的延续及精神的存在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古埃及,动物是享有高度崇拜的。
时尚
古埃及人画眼线戴假发
展览有不少描绘古埃及人生活的细节用品。比如古埃及的贵族非常注重仪容,男女都喜欢描画黑色眼线,这种混合了矿物质粉末和油脂的化妆墨被认为可以灭菌或驱虫,更有荷鲁斯之眼的守护意义。
由于气候炎热干燥,上流社会普遍蓄短发或剃光头,佩戴由真发制成的假发、假胡须,女性还会用梳子、发簪等工具精心打理假发。
服装则多由亚麻制成,轻便舒适、透气凉爽。通常情况下,古埃及男女都赤脚走路,在一些重大场合或需要出远门的时候,他们会穿草编的凉鞋,贵族则拥有皮质拖鞋。
虽然服装简单,但饰品非常多样。王室成员和贵族喜欢用黄金以及象征尼罗河的深蓝色天青石,民众偏爱斑斓的贝壳和彩釉陶珠。臂环、项链、耳环、手镯、脚镯都是常见的款式。
文字
了解一下有趣的象形文字
还有神秘的象形文字。这种文字源于古希腊语,意思是“神圣的雕刻图案”。公元前4000年,埃及人就开始使用象形文字记录日期、事件和国王的姓名,至中王国时期,象形文字的发展趋于成熟,广泛出现在陵墓、神庙和一些日用物品上。然而随着托勒密王朝的覆灭,这种古老的文字逐渐为人们所淡忘。
象形文字的表现形式很有意思,可以在展厅中和孩子一起来猜猜。比如,河流就是三条波浪线。有点像看图说话,但前提是需要大开脑洞。
埃及文物展 为什么展品来自意大利?
这次来到浙博的180件文物是来自意大利的卡拉雷兹博物馆及多家收藏单位,为什么埃及文物从意大利来呢?
这要从两千多年以前说起。古罗马贵族很喜欢收集埃及文物,随着时间的流逝,罗马的遗产逐渐被意大利吸纳。到了9世纪,大量考古探险队追随拿破仑的远征足迹到达埃及,把考古发掘到的文物带回了意大利。所以意大利的博物馆机构是全世界除埃及以外存有最多埃及展品的国家,一直以来对于古埃及的文化都有深度丰富的研究。
大家在观展的时候,不妨可以关注展览第一部分最后的“大书”——《埃及记述:法军远征埃及期间观察研究合集(1809-1829)》,里面写到——
金字塔之战后3年,法国人战败撤出埃及,这场行动的重要之处在于,由150名数学家、医生、植物学家、天文学家、工程师和艺术家组成的团队随军远征,他们准确记录了当地的古代遗迹,研究了埃及的地理、植物、动物和矿物,并记载了人们的生活。
这一批学者在1801年返回法国后,开始了为期20年的整理研究工作,最终完成了《埃及记述:法军远征埃及期间观察研究合集(1809-1829)》的写作。这一研究合集共分为三部分:《古代》介绍尼罗河流域法老时代的古迹和文物,《现代》则描述了埃及的阿拉伯建筑和当地居民的生活习俗,《自然史》则涉及动物、植物和矿物学等领域。《埃及记述》的出版在19世纪重新点燃了人们对古埃及的兴趣,引发评论家和艺术史学家对埃及文化的重新评估。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