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衢州农房整治引起了一连串反应 乡村之变从一栋房开始

发布时间:2019-03-18 15:34:57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沈晶晶 肖国强 于山 通讯员 毛俊寅

zjrb2019031800006v01b005.jpg

  农房整治前,当地很多乡村的风貌特征。

  浙江在线3月1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沈晶晶 肖国强 于山 通讯员 毛俊寅)“假如我在农村有栋房,会建在哪?怎么建?用来做什么?”针对农民建房难、建房乱、风貌杂等问题,衢州开展了一场关于“农房风貌提升”的“头脑风暴”,在农村掀起热烈议论。

  此后,从“一户多宅”整治,到农房布局调整,再到拆后空间利用,衢州试图从怎么拆、怎么建、怎么管入手,重构农民建房服务体系、乡村风貌提升体系、资源转化利用体系,突围“有新房没新村”“有新村没新貌”的困境,以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打造生态宜居的乡村大花园。

  眼下,随着“最难啃的一块骨头”——衢江区浮石街道1100余户附属用房、生产性用房等拆除结束,衢州市“一户多宅”综合整治行动基本收官。截至目前,10个月时间里,该市累计整治“一户多宅”3.35万宗,面积346.3万平方米;辅房4.38万宗,面积145.9万平方米;复垦面积1858亩,增加绿化、停车场、休闲场所等公共设施13.8万平方米,有效利用闲置农房16.24万平方米。

  一栋栋农房,挥别“建新不拆旧”“好住不好看”等尴尬,离“诗意栖居”的梦想越来越近。

  他们最大的希望就是在城里打工,挣一笔钱,在家里盖栋像样的房子。——梁鸿《中国在梁庄》

  解体

  龙游县詹家镇山后村里,人人都爱大围墙。为了能在家门口养鸡鸭、种蔬菜,327户村民围着自家房子用水泥、砖头砌起一堵堵墙,高的2.2米,矮的1.7米。墙上开扇门,修个大门庭,就成了院子。

  村民陈樟根的家就长这样。2014年时,老陈与儿子靠多年打工存下的积蓄,又找亲戚朋友借了点钱,凑足60万元,拆掉老房,建起新房,造了围墙。“院子有200多平方米,瞧着就气派。”老陈的印象中,这些年,造围墙已演变成一场“圈地运动”,人人都想多占些地,有了院子想造辅房,造了辅房还要加层高。久而久之,村里公共空间越来越少,村道越来越窄,每年光电瓶车相撞事故就有五六起。

  但事实上,这些耗费心血建造的房子、院子,大多是空的。前些年,老陈在家养猪、种柑橘,辅房还能放农具、农产品。但这些年,家里不再养猪,橘园效益下滑后抛荒,老陈与儿子、儿媳一起外出打工,辅房闲置多时。

  在城市,家庭财产继承遵循着《物权法》和《继承法》的规定。但在乡村,家庭财产继承的重要方式是“分家”,在祖宅等观念下,一户多宅、建新留旧等现象普遍。选择在原址建房的观念,也固化了乡村空间格局,不利于改善居住条件。

  同处一县,海拔700余米的沐尘乡双戴村,是另一幅光景。46岁的曾玉香在金鸡庵自然村一栋黄泥房里住了15年。山上交通不便,每次到行政村办事需走6公里,花近1个小时。加上老屋久未修缮,每逢雨季,家人提心吊胆,村干部也担惊受怕,搬到山下成了他们最大的心愿。

  但根据此前政策,双戴村已不再审批建房,想住上新房,曾玉香只有一个选择:拆掉老屋,到村集聚点申请宅基地自建新房,“拆黄泥房,老人舍不得,建新房要30万元,钱哪儿来?”

  “想建不能建、违建没看见、新建乱搭建、有了还想建、建了梦里见。”在调研“不下100个村子”后,衢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金华得出了结论,“近年来,通过下山异地搬迁、‘三改一拆’、美丽乡村建设等,农民住房条件、居住环境明显改善,但‘有新房没新貌’的问题依然突出。”

  据统计,到2018年3月,衢州市60万幢农房中,非法“一户多宅”近3万幢,常年闲置农房达120万平方米。从空中俯视,布点散乱、五花八门、奇形怪状的农房包围着小块田地,村庄日渐拥挤,难以承载公共服务的延伸、产业的发展、重点项目的落地。

  让传统建房观念解体,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势在必行。去年4月,衢州谋划部署农房体系构建和风貌提升工作,将此作为深化“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列入市委15项攻坚任务之一。

  “为什么关注房子?”在2018年4月4日的农村工作会议上,衢州市委主要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农房牵一发动全身,建得好是景点,弄不好是败笔,它不仅是农民的大事,也是农村的大事,是关系到高质量发展的大事,必须进行体系重建。

  一项旨在破解乡村环境、空间问题的变革,开始了。

zjrb2019031800006v01b004.jpg

  改造后的衢江上岗头村。 钱洁瑗 摄

  所谓乡村建设就是要从中国的旧文化里转化出一个新文化。——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

  重构

  去年盛夏的一天,老陈家的围墙轰然倒下。

  “最大的坎迈过了。”村支书徐秀林说,去年5月开始,山后村连续三次召开户主大会,组织65名户主到江西考察。村干部还联合乡贤组成理事会,挨家挨户走访,排摸出围墙两万余米、大门庭45个、辅房5000余平方米、“一户多宅”23户。为作出表率,村干部、党员及其亲属家农房先整治,其他村民家第二批拆。

  “什么都能拆,就这墙不能拆。”轮到老陈家时,老两口有了分歧,一个觉得邻居都拆了,自家也得响应号召,一个却分外不舍,准备反对到底。但这个小插曲很快散去,因为房子还没拆,镇、村干部与设计师上门了,了解村民需求,进行“一户一设计”。

  全新的改造方案里,农房摇身一变,成了地中海风情小屋。外立面是“海”与“天”明亮的色彩,庭院里增添紫藤花架、休闲桌椅。走出家门,村道被尽可能拓宽,宽到足以容下一辆货车通过,节点上还设置了木格栅花坛。“看起来时尚又通透。”老陈说,平日里,与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连关系都亲近了很多。

  看来,一堵围墙拆掉的,不只是难看的农房外观,还有曾经隔阂的邻里关系,更有“固执”的传统建房观念。就这样,春节前后,一幢幢蓝白色调的农居出现在村里,成为山后村人最自豪的一道风景。

  而在衢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周金岳看来,一堵围墙,一幢辅房,看起来是乱搭建、无序建的风貌问题,背后是规划、管控的缺失,根子上是资源低配、错配、无序配的乱象,“以往的农房整治为什么容易陷入‘拆了建、建了拆’的‘怪圈’,问题在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拆、批、建、管、改都是割裂的,没有系统考虑。”

  因此,农房整治行动开展之初,衢州就从各部门抽调干部,成立“农房体系构建和风貌提升专班”。

  一套包含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村庄布点规划、村庄设计、农房设计等的“1+4+1”规划体系,将全市农民住房信息、土地信息全盘统筹,让“能不能建、建在哪儿”问题得以明确。一份建房风貌管控正负面清单、一套网格化长效监管机制、238套中国美院专家设计的农房通用图集,让“怎么建、怎么管”有了方向。

  为进一步平衡“农民建房需求”与“乡村风貌与空间管控”,衢州还开发了房地信息系统,智慧化、精准化服务农村建房全过程。

  在试点镇衢江区廿里镇,不久前,刚拆除破旧老屋、住进过渡安置房的里珠村村民柴莲娇,试着在房地信息系统上提交了建房申请。能不能建、建在哪儿、面积能有多大等信息一目了然。不仅如此,她还能查看农房图集,选择心仪的风格,查询规划设计师、建筑工匠信息,商定施工时间,甚至可以直接预约银行咨询建房贷款。

  按照11个到26个工作日完成审批的承诺,柴莲娇一家距离理想的家与村庄,近在咫尺。

  某一方面的变革,自然会引起其他诸方面的变化。这样的过程一旦开始,便会继续下去,直到整个系统完全重新开始为止。——费孝通《江村经济》

  撬动

  连绵的阴雨天气,挡不住游客与考察团前往衢江区周家乡上岗头村的步伐。

  一进村,便是整洁宽敞的柏油村道。往里走,白墙黑瓦,古色古香,家家户户门口种植鲜花。村民三三两两聚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文化礼堂、农家书屋,有人跳舞,有人运动,有人闲聊。

  眼前的情景,让两三年没到过上岗头村的邻村村民徐世芳直呼“想不到”。她的印象中,这里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破烂村”,村里“三多”——违章建筑多、危房旧房多、闹事上访多。

  借着农房整治契机,村两委班子按照违法搭建、“一户多宅”、影响道路通畅等建筑类型,分类登记建档,明确拆除对象,推进“改房提升”工程。近一年来,全村共拆除农房82幢、各类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盘活建设用地面积46亩。

  空间有了,接下来如何发展?上岗头村整合“改房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补助2000余万元,打通2900米断头路,治理门前塘,建起汪氏广场、游步道、篮球场等村民喜爱的休闲空间,同时运用马头墙、小青瓦等元素改造农房外立面,打造浙西民居。

  “打造乡村大花园,若一个项目一个项目推进,可能需好几年时间。农房综合整治助力我们‘快道超车’,让村民过上了有品质的生活。”村支书汪增富说,眼下,村里正计划对留存的17栋明清古建筑进行修缮保护,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壮大集体经济。

  “这正是农房整治行动的下篇文章。”张金华认为,前期重构农民建房服务体系、农村风貌体系,旨在将错配的资源扭转过来。眼下,随着“一户多宅”整治完成,他们的重心将转到构建资源转化利用体系,着力将低配的资源激活,为产业发展提供空间。

  尝试早已开始。双戴村里,因为县里鼓励“村集体收储有保留利用价值的‘一户多宅’农房”等政策,曾玉香一家有了全新的选择:将黄泥房交由村集体统一收储,再到村集聚点建新房,或者用宅基地换住房,到县城农民集聚安置小区申请一套安置房。“老房子回收能拿近两万元,加上每人4000元的搬迁补贴,经济压力小了不少。”曾玉香说。

  柯城区也正加快推进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采取出租、合作、合资等方式引入工商资本,激活闲置资源。今年1月,郑金荣等9户九华乡新宅村农户拿到农村宅基地资格权、使用权证书,成了衢州市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有了这些,我可以放心地把房子租出去。”郑金荣告诉记者,他和妻子长期在外打工,儿子在杭州读大学,村里房子全年居住时间不超过20天,拿到证书当天,他就毫不犹豫签下了协议,将使用权证书交给上海乡伴文旅集团,由他们统一打造成民宿,“装修不用花一分钱,每年还能拿5万多元租金和分红,划算!”郑金荣说。

  目前,上海乡伴文旅集团已投资800多万元,租下新宅村10栋农居的空置房间,改造成风格时尚的31个房间、100个床位,进行统一经营管理,并带动村民为住客提供原生态农产品、餐饮服务。

  10栋农房,体量虽不大,意义却很大。长期以来,杂乱的、难看的、被闲置的农房经过整治与改造,成了重要的风景和资产,也正在撬动乡村环境变迁与产业升级。

标签:整治;乡村;建房;一户多宅;风貌责任编辑:孙璐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