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怀抱中筑一座山、营一片田、育一方锦绣”
【世园直击】中国馆里的“绿水青山”
远望如一柄温润的玉如意舒展于青山绿水之间、半环形的木质轮廓勾勒出柔和蜿蜒的曲线;展馆屋脊隆起,屋檐张开,两端与层层叠叠的梯田相接,犹如一座飞鸟张翅轻落层层涟漪之上……
3月底,《工人日报》记者来到北京世园会园区中国馆前时,展现在面前的是这样一幅山水交融、建筑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画面。
占地2.3万平方米的中国馆依水而建,西侧是植物馆,东侧为“世界舞台”草坪剧场,北侧为景观湖,南侧与园区主入口相对,建成后呈现出抱月形,故而取名为“锦绣如意”,寓意吉祥如意。
作为2019北京世园会的标志性建筑,中国馆即将迎接全世界的访客。
“在自然怀抱中,筑一座山,营一片田,育一方锦绣是中国馆的初心。”北京世园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中国馆“本土设计”和生态优先的理念。
设计方介绍,以园艺为载体,中国馆围绕“天地人和”“惠风和畅”“山水和鸣”“祥和逸居”“和而共生”,依次布局。其中, “天地人和”以甲骨文、《诗经》中的植物等为素材,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展示天然质朴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惠风和畅”借助《千里江山图》《富春山居图》大型长卷展墙与镜面装置,以精美的押花、插花等工艺,结合现代多媒体互动技术,再现秀丽多姿的绿水青山……
在施工方的描述中,中国馆内藏着的“绿水青山”更加具体可感。
“中国馆70%都是弧形建筑,我们施工过程中克服了结构的超高、超大、超限等一系列技术难题。中国馆不仅外观恢弘大气,内部结构也秉持智能环保理念,综合利用雨水收集、生态滴灌等技术,营造区域微气候,实现能源循环再生。”北京城建集团建筑部中国馆项目经理周伟光说。
据介绍,中国馆将以展示中国园艺为主。其最大亮点是,主张建筑与环境、场地、文脉相结合,大部分展厅覆盖在梯田之下,减少建筑对园林的干扰,与大地景观融为一体。
中国馆在节能方面也不遗余力,屋面有太阳能光伏板,玻璃幕墙与膜结构组合形成保温层更是减少了阳光直射带来的室内高温。诸多节能项目中,地道风实现了建筑制冷供热的变革。
所谓地道风是指,通过将设备预埋在地下,在地面留出吸风口,按照室内所需风量将室外空气吸入过滤装置,去除塑料袋等轻质杂物后,经过地下8层2米管径的管道循环运输,实现冷热交换,送出冬暖夏凉的风。最终用新风设备过滤成洁净空气后输送到场馆各处,成为中国馆替代空调的重要制冷采暖设备。
据了解,目前在中国馆室内装饰装修以及机电安装工作已经完成,部分省区市的室内展区已经开始布展;在植物馆一层温室内,小叶紫檀、地涌金莲、青果榕等珍奇植物已经陆续“进场”。世园会期间,植物馆内将汇聚1000多种珍贵植物。
一个月后,人们将在中国馆内领略具有中国气派的“绿水青山”。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