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象山城区南大河、门前河等河道突然出现鱼类大面积死亡现象,而此前从未发生过该类事件。这是咋回事?
工作人员打捞起大量死鱼。(林航舰 沈孙晖 摄)
记者在该县城区河道看到,死亡的鱼类大多是超过1公斤重的鲤鱼、鲢鱼等成体鱼。县住建局内河处经过调查,发现此次河道鱼类非正常死亡现象,系市民在河道大批量、集中式放生鱼类,导致鱼儿因缺氧、受伤而存活率低。据周边垂钓者说,这些鱼都是市场上出售的高密度养殖塘养成的商品鱼。
县渔业部门有关专家介绍,放生鱼类不建议选择人工养殖的成体鱼,因为成体鱼类在放生自然河道后很难存活。“最好选择适应性强、需氧要求较低、成活率高的优质鱼苗。”专家表示,小批量分多次放生,可以进一步提升鱼苗放生存活率。
县住建局内河处负责人告诉记者,城区河道虽不禁止放生,但建议市民要科学放生。放生水域应选择河水流动性好、溶氧量较大、水质较好的水域。放生的鱼类品种,要选择本地鱼类,如鲫鱼、鲤鱼、鲢鱼、鳙鱼等,可保证放生之后的存活率。切不可选择外来物种如清道夫鱼、鳄雀鳝等放生,以免外来物种入侵导致河道生态灾害。此外,市民在购置放生鱼时,一定要选择健康活泼的鱼类,禁止将病鱼、死鱼投入河道。
下一步,县住建局将制定中心城区河道放生方案,规范放生区域、时间,放生鱼的种类、数量等,科学打造放生引导样板。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