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市生态环境部门获悉,截至2019年3月底,我市排污权有偿使用及交易累计金额达20.06亿元,约占全省22%、处全国试点地级市前列。
排污权交易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嘉兴在这项制度上的先行探索。据了解,2007年11月10日,全国首家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在嘉兴正式挂牌成立,开启以经济手段治理污染的“嘉兴模式”,排污权租赁和刷卡排污则是在这一制度下,配套推出的有效管理手段。以排污权交易制度为起点,嘉兴先后出台了《嘉兴市深化环境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若干意见》、《嘉兴市环境资源要素指标量化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建设项目总量准入和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意见》等制度文件,全面建立环境资源要素配置体系。
2015年,嘉兴又率先建立起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基本账户管理系统,将全部交易企业纳入基本账户。在全面摸清企业污染物排放量、掌握全市环境资源家底的同时,也为排污总量设置了一道“天花板”。同时,我市定期对基本账户进行更新,确保排污权“天花板”逐年递减。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9个管理平台和312家企业共计330套刷卡排污系统,有效控制了排污总量。
现在,不管是新建企业项目,还是企业酝酿增加产能、扩大生产,都必须首先购买相应的排污权。“排污权就像企业生产的‘准生证’。”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副主任曹艳说,在严控排污总量的当下,一旦排污总量触及红线,企业势必面临停产的后果。
今年年初,益美高空气冷却系统(嘉兴)有限公司通过排污权电子竞价的形式,顺利获得了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这4个指标的排污权。“今年公司扩大产能,要上新项目,现在通过电子竞价的形式方便不少。”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夸赞道。获得企业点赞的是2018年我市推行的一项新制度:排污权公开竞价。公开竞价是按照“政府联合监管、统一网络平台、标的公开交易、全程接受监督”的模式,制定排污权网络电子拍卖程序和要求,强化指标拆分、资格审查和信息公告,由工商部门和生态环境部门实施全程监督管理。去年,我市以南湖区为排污权公开竞价试点,累计举行公开竞价31次,参与拍卖企业达156家次,成交金额2282万元。
有偿使用排污权推行之初,不少企业视购买排污权为成本负担。排污权交易制度推行后,不少企业发现,排污权变成了企业资产的一部分。“不仅和土地房产一样可流通、可交易,成为企业可支配的财富,而且,倒逼企业从被动应付到主动履行治污减排责任。”嘉兴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说。
“通过这次贷款,让我深刻感受到环境资源其实就是‘真金白银’!”去年10月,南湖区某染整有限公司在资金周转上遇到了难题,急需一笔资金缓冲,近日,该染整有限公司以83.67吨化学需氧量和17.43吨氨氮等排放权作为抵押物,成功向嘉兴银行申请贷款,后经综合评估一共获得了702万元贷款,缓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不动产可抵押,专利可抵押,在嘉兴,排污权也可抵押。为破解企业的资金难题,2018年,嘉兴创新推出排污权抵押贷款产品,有效地缓解了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的压力,推进了排污权交易的深入开展。截至目前,我市累计完成排污权抵押贷款262次,发放排污权贷款金额20.82亿元。
与此同时,企业通过节能减排省下的环境资源,还能为其带来实在的经济效益。譬如,凤桥镇工业园区的一家企业主动进行设备改造升级,将燃煤锅炉改造为生物质锅炉,节省下19.85吨二氧化硫的排放指标,南湖区生态环境部门以总价23.7万元回购了这部分指标。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