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历史上黄河水患的影响,中原某地曾经有一片面积近3000亩的湿地,这片湿地生长着大片茂盛的芦苇。在芦苇丛中,栖息着有“鸟中大熊猫”之称、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珍稀鸟种——震旦鸦雀。
为了拍摄到这一珍稀鸟种,近些年有众多摄影爱好者来到这片湿地。据当地摄影爱好者说,这片湿地面积原来近3000亩,曾经是包括震旦鸦雀在内各种鸟儿繁衍栖息的乐园。然而,经过当地近几年大规模的开发与建设,湿地面积萎缩了一多半,原有生长在湿地中的植物被铲除殆尽。包括震旦鸦雀在内的各种野生鸟类失去了生存空间,种群数量大幅减少。
然而更加令人忧心的是,目前仅剩的这片鸟儿最后的家园也已被列入开发计划。笔者在现场看到,不远处几台大型挖掘机正在不停作业之中,可想而知,这片鸟儿最后的家园将日渐萎缩,曾经碧波荡漾的湿地之水或将成为鸟儿的最后一滴眼泪。
其实,类似这种为了眼前的利益大肆侵占和毁坏湿地的现象,在有的地方也不同程度存在。在不正确的发展观、政绩观影响下,一些地方以牺牲环境、透支自然资源的方式换取一时利益,却牺牲了长远发展。
曾经水草丰美的湿地被鳞次栉比的高楼或厂房所替代,曾经萦绕耳边的莺啭燕啼被隆隆的机器声所取代。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时至今日,有的地方湿地面积减少、功能退化的趋势还尚未得到根本遏制。这片湿地面积的锐减只是一个缩影。
作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的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环境系统。它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由此看来,湿地的逐渐减少甚至消失,危害的不止是鸟类,更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及经济社会的影响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必要的城镇开发建设不可避免。问题的关键在于,开发建设过程中,如何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统筹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优先的理念,把湿地保护放在重要位置。要不断增强湿地系统的稳定性,推动湿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让“地球之肾”真正造福人类。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