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株人工繁育百山祖冷杉幼苗 浙江大学 供图
浙江在线5月2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曾杨希 通讯员 柯溢能)百山祖冷杉,是我国特有的古老孓遗植物,在研究植物区系和气候变化影响等方面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素有“植物界大熊猫”之称。日前,浙江大学科学家团队在之前成功繁育世界首例胚培养百山祖冷杉幼苗的基础上,成功实现了三株人工繁育百山祖冷杉幼苗回归原生地——位于浙江省庆元县的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此举为百山祖冷杉摆脱极度濒危状态创造了条件,标志着百山祖冷杉人工繁育的研究工作将进入新的阶段。
目前,全球仅有三棵成年野生百山祖冷杉植株,分布于浙江省庆元县海拔1700多米的山林中。为实现百山祖冷杉无菌试管苗的野外回归,扩大原生地种群数量,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陈利萍教授实验室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其中,最重要的突破是无菌试管苗人工基质栽培的研究。通过多次试验,课题组成功地建立幼苗基质栽培体系。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王挺进介绍,仅经过半年的基质栽培,幼苗一级分枝数就可达3至4个,生长速度为自然状态下的2至3倍。
在此之前,陈利萍实验室利用胚拯救技术繁育百山祖冷杉,获得了由未成熟胚发育的无菌试管苗,成功培育出世界上首例胚胎培养的百山祖冷杉。“即对遇到发育困难的百山祖冷杉‘胚胎’进行‘剖腹产’,提前将‘胚胎’从母体中分离,放置在人工‘保育箱’中进行培育,从而获得新的个体。”她表示,无菌试管幼苗的获得与人工基质栽培的成功,为百山祖冷杉的抢救与保育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也为冷杉等珍稀濒危裸子植物种质资源离体保存、遗传资源的改良及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此外,针对野外回归,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还与浙大团队制定了专门的栽培管理计划和生长监测方案,并通过对幼苗的基础生长数据进行测定,检测野外适应情况。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总工程师陈德良说:“正是基于陈教授课题组的不断技术攻关,才有了这次幼苗的回归,相信百山祖冷杉‘开枝散叶’未来可期。”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