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不是喊口号。
顶着愈来愈严酷的日头,在余杭百丈的深山里,村民们挥洒汗水,播种着乡村振兴的梦想。
百丈多山林,山林上的毛竹曾经是大多数百丈村民的衣食,所谓靠山吃山,当毛竹经济遇冷,山里的先行者们扛起锄头,进山开荒,要让那片苍翠的青山重新生金产银,要让祖辈相伴的大山成为未来新的金山银山。
初夏开山种黄精
百丈镇泗溪村在今年五月,成为了杭州的新网红,红在那满山遍野开得热烈奔放的野生映山红。
百丈镇政府今年举办“杜鹃节”,让大家认识了这个山村和这片青山。驴友们看到了那片胜景同时也经历了脚头生疼,小看了山路难行。
同样的路,泗溪村村民周文龙现在几乎每天都要走上一遍,而在更高处的山间,三四十个村民在那里开荒。
周文龙通过村里土地流转承包了山里一百多亩山林,他要在这里种上一百亩黄精。黄精种植,是今年百丈镇“林下经济”试点种植的经济作物之一,包括周文龙在内的不少村民成为了首批的种植户,对他们而言,这和第一个吃螃蟹差不多,需要勇气和胆识。
“林下经济”,顾名思义就是在山林间种植经济作物,在毛竹卖不上钱的现状下,这是百丈镇政府着力推广的尝试。周文龙的这片林地,前不久就来了农林专家团队调研,为他出谋划策,也给他吃了定心丸,放心大胆地去干。
“投入很大,林地开荒、作物种植、硬件建设等等加起来起码150万,而收获最快也要在三四年以后,所以担心肯定有,但信心不缺,现在就是辛苦干。”周文龙说。
对于林农们的担忧,百丈镇政府给予了最大限度的援助,比如申请专款进行补贴、邀请专家团队指导,寻找包销的大经销商。
周文龙掰着手指算了算,不出意外的话,林下种植黄精,每亩有近万元效益,如果到时候市场需求旺或者产量高,每亩甚至可以达到两万元效益,那就真的是靠上金山了。
山林畅想处处金
因为是第一次种植黄精,而且投入巨大,周文龙几乎是住在了山上,每天上山下山,听着山涧涓涓细流,看着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他有了更加大胆的想法。
山林间的这片杉树林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产大队种下的,树影婆娑,错落有致,偶有巨石盘踞,气势威武。
将林间那些杂树灌木清理掉之后,整个林地一下子秀美了许多,丝毫不逊色于一些景点。
“往上二十分钟山路就是一片野生杜鹃林,我这边正好处于半山腰,如果可以收拾出来,让游客来此小憩,甚至可以开农家乐、民宿,都大有可为。”周文龙站在杉树林间畅想。
如果那样的话,林下种植便成为了一种配套景观,成为了第三产业。“那样肯定赚钱咯!”他笑呵呵地说。
泗溪村挨着的山林海拔七八百米,高山上野生着大片茶林,周文龙也在打着它们的主意。“咱们的高山茶特别清香,喝过之后保证你就惦记上了,因为在高山上所以没人采,也没人去开发,很可惜。”
百丈的高山茶生在深山无人采,只是偶有村民上山自己采摘烘制,相比边上径山茶和安吉白茶的名声,百丈高山茶虽然味道不逊色,却一直没有去深挖它的品牌价值,如今借着全域景区打造的东风,不少游客喝过之后赞不绝口,也让百丈一些林农有了钻营高山茶的念想和信心。
开启一条致富路
关上一扇窗,打开一扇门。
除去已经卖不动的毛竹,在山林之间,百丈人似乎看到了一条条全新的致富路。
百丈镇乡镇干部也都深有感触,在推广“林下经济”前,林农们大多数眉头紧皱,为“跌跌不休”的毛竹价格犯愁。因为环境综合整治,取缔了一些污染环境的低小竹制品作坊,不少村民觉得断了毛竹销路还不理解。
如今,不光是泗溪村,不光是周文龙,打算尝试“林下种植”的村民不少,今年镇里出台的补贴名额已经全满,没有轮上的都说明年一定要早点报,今年犹豫了一下错失了机会。
许多像周文龙一样的村民,不再去关心毛竹价格,而是又扛起锄头进山开荒,把林下的土地开垦出来,准备种上新的经济作物。
从坐等着靠山吃山,到主动走进深山,开垦深山,带来的是完全不一样的新面貌。
“林下经济”就像一把钥匙,给百丈村民开启了一条致富路。一个乡镇干部感慨说:“相信两三年之后,百丈会有一个令人期待的变化,看上去一样的毛竹林一样的青山,其实已经不一样了。”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