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在底子最差、基础最薄弱的地方,嘉兴高高地矗起这根桅杆,昭示着中国共产党的梦想起航地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决心。
那么,嘉兴拿什么来创建?
“嘉兴将着力于机制体制创新。通过一整套可持续执行的机制体制,最大程度激发群众参与创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并且让群众参与创建的动能转化为日常行为习惯,最终成为城市自我约束的一种文化!”嘉兴市生态创建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创新,本身就是红船起航之地嘉兴的优秀基因。在过往的生态创建中,嘉兴虽然底子不尽如人意,但为了碧水蓝天的目标,全市各地创新的源泉迸发不断。比如,从2012年开始,嘉兴在全国率先全面推行“河长制”,各级党政负责人以“承包”的形式,牵头负责所辖区域河流的水质改善工作,“河长”为所负责河流水环境治理的第一责任人,每年要对所负责河道水质改善目标作出承诺,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建立“河长保证金”制度,完不成任务的要承担首要领导责任,并接受处罚。“河长制”发力,让巡河、治水有了更强的战斗力和执行力。又如,交界区域水环境治理一直是治水的难题,对此,与上海、江苏、杭州、湖州相邻的嘉兴,不仅在县域间还在省域间,建立起了跨区域联合治水的机制,形成了“治水不分家”的局面,解决了“下游在治理,上游来污水”的老大难问题。还有发端于嘉兴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模式,如今已通过“环保联合会”这一组织固化了下来,民间团体参与环境保护既有舞台又有机制保障。
今年1至5月,全市73个市控以上地表水监测断面中,三类水以上占比历史上首次突破50%,并出现了二类水断面3个,数据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些机制的效力,彰显了制度创新的优势。接下来,全市将着眼于现有的创新做法,梳理并加大力度培育经过实践检验已经卓有成效的创新品牌,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应用,通过加快制度创新、增加制度供给、强化制度执行,确保生态文明建设行稳致远。
“示范”的意义在于其标准与成效都要比别的地方高出一筹。嘉兴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必然要有更严的标准。嘉兴将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指示,铁腕整治不手软,顶风违法顶格罚。近日,海盐发现了一起企业涉嫌利用渗井、渗坑等逃避监管方式排放水污染物,目前,企业主已被刑拘。
如果能让每一家企业都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响应者、主动践行者,那么,很多环境问题便会迎刃而解。这并非不可能。嘉兴有两家曾上过“环保黑名单”的企业,当初被罚款和停产整顿,他们也曾对环保工作存在疑惑甚至十分抵触,而今,这两家企业皆“黑转粉”。如今,严格执行环保标准、主动升级设施设备已经成为两家企业“无需提醒的自觉”。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率先推进企业高于环保“国标”的行为助推了企业的成本降低、产品提质,并吸引来了很多大客户订单。换言之,当企业把自身的发展与环保同向而行后,其经济效益不降反升、发展前景更加光明,那么,越来越多的企业会在环保上下更大功夫,管好自己的“责任田”,争当行业的“领头雁”。其中,也需要我们想方设法,探索建立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引导企业实现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比翼齐飞。
嘉兴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还要重在生态文化构建上做文章。在今年2月27日召开的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动员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钱易被嘉兴聘请为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总顾问,钱院士还为全市上下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作了题为“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讲座等,这也是为了让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运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和处理生态的问题,通过理论和实践,形成经济学和生态学相结合的生态化理论,从而在现实生活中逐步增加生态保护的自觉行为。南湖区中山怡和园小区就活跃着一支志愿者队伍,他们常态化进行环保知识的宣传,引领该小区和周边小区居民主动参与身边的环保。海宁硖石街道的干部群众还把垃圾分类演进了皮影戏里,唱入了流行歌里……众人拾柴火焰高,相信随着全市上下环保意识的进一步觉醒、参与环保的热情进一步被激发,生态环保的“平平之地”一定能更上一层楼。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