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神器”不得了 垃圾成了宝

发布时间:2019-07-29 07:09:21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邵晨婵 通讯员 黄剑萍

浙江在线7月2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邵晨婵 通讯员 黄剑萍)“上林垟村用垃圾做出的肥料可是宝贝,我们抢都抢不到!”在平阳蹲点采访的过程中,当记者与当地人聊起垃圾分类时,知道了这么一件“神奇事”。垃圾竟能“变身”宝贝?日前,记者来到了平阳昆阳镇上林垟村,寻找答案。

一路进村,路面干净,不见垃圾。村党支部书记林礼将带领我们来到了村里的生态资源化利用中心。

比我们还早到的,是村民林振发。他正把一袋近百斤重的肥料往车上搬。“早点来拉走,否则被人拿光了。这个比普通化肥管用。”林振发从事花卉种植,这些天,他家的月季正赶上要续肥,一早就来拉肥料。

边上还放着几袋已经装好的肥料,我们走近,黑乎乎的肥料丝毫闻不到垃圾的臭味,反倒是透着一阵草料味,抓起一把,十分蓬松,没有粘腻感。“这就是我们上林垟村的‘明星肥料’。比起普通化肥来,营养成分高,还很蓬松,可以直接渗透进土地,农作物吸收得好,而且全天然,不会造成土地污染。”谈起肥料,林礼将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这种肥料适合种植瓜果、蔬菜、花卉等,用它种出来的蔬菜,不仅产量高,而且味道好,“像是包菜,至少能大一大圈。”

明星肥料又是怎么来的?在垃圾处理间里,我们找到了答案。一台巨大的金属柜,长4米、高约3米、宽约2米半,有一个像电脑显示屏一样的触控屏,下面是一排“一键上料”“一键出料”“一键停止”等指示灯和操作按钮,仅从外形上看,这台设备并无独特之处,但上林垟村的村民们却称之为垃圾处理“神器”。

郑旭志是这台设备的管理人员。只见他把从居民家收集来的厨余垃圾运到这套设备前,启动设备,将上料、搅拌等功能的按钮开启,设备自带的升降装置就将垃圾投入设备,投料结束。“设备自动会将垃圾粉碎、发酵、高温处理,24小时后,肥料就自动做好了。”郑旭志说道。据介绍,这套设备叫有机垃圾处理器,让厨余垃圾经过发酵处理后快速分解,将有机垃圾转化为有机肥料。

这个大块头,还是上林垟村垃圾资源化、减量化的关键之一。上林垟村有村民3700多人。以前,村里每天产生的各类垃圾有2吨左右,由于垃圾清运不及时,臭气重、蝇虫多,村子成了“垃圾村”。2015年,上林垟村成了平阳县第一个垃圾分类试点村,村干部把注意力放在了最难处理的厨余垃圾上。

2016年,村里引进了有机垃圾处理器,对厨余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如今,这台设备每天能将500斤厨余垃圾,制作成100斤有机肥。而这些有机肥作为奖励免费发放给村民,鼓励村民做好垃圾分类。保洁员在上门收垃圾的时候,会给村民打分,垃圾分得好,分数就高,就能凭积分来免费领取肥料。

走进村民林宝连家,我们看到,可回收垃圾被整整齐齐地码好放在一边。厨房里,厨余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等垃圾桶依次摆开。见我们来,林宝连招呼我们坐下来喝杯水。“做好垃圾分类,难吗?”我们问。“做好了能省钱,这事就不难啦!”林宝连笑着答。他给我们算起了一笔账,可回收垃圾兑换日用品,做好垃圾分类得分高,还能去换有机肥,两处加起来,每个月能省两三百元。

如今,上林垟村的有机肥名声在外,每天有好多外村人来讨要,这让林礼将看到了村子的发展机遇。“接下来,我们打算把垃圾处理终端再升级,让日处理垃圾能力能够达到10吨,这样我们就能带动周围的村子,甚至是镇里和县里的厨余垃圾也能拉来进行资源化处理。”林礼将告诉我们,他们打算将生产出的肥料进行改良,送去检验,明确营养成分,并进行包装,做成品牌进行销售。

感言

平阳县委书记董智武:垃圾分类,关键在于科学管理、形成长效,让大家养成习惯。平阳垃圾分类起步较早,数年来积累了不少经验,尤其是上林垟村的垃圾兑换积分机制、回收垃圾创收机制,能有效引导群众自觉进行垃圾分类,既优化了环境,又带动了建设。近年来,平阳县在积极推进、全力支持各村开展垃圾分类的同时,也作了多维度的探索,形成了“宣传引导、分类指导、责任督导”三管齐下的推进机制,逐渐让垃圾分类成为群众生活习惯和自觉行动。

链接

平阳垃圾分类工作亮点:平阳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于2015年开始,截至今年5月底,全县已建成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村385个(其中省垃圾分类试点村25个),覆盖率达64.4%,计划到2020年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据统计,全县农村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65%以上,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92%以上,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2017年和2018年连续两年被评为省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优胜县。今年,已完成全县省级垃圾分类项目村资源化处理终端房主体框架的模板搭建和污水处理池的挖建,正在着手创建80个垃圾分类村处理村。

标签:垃圾分类;垃圾;肥料;农村生活垃圾;回收垃圾责任编辑:陈婷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图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