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建设“智慧工地”成为南京市市政府挂牌的十大项目之一。随后,南京市环保部门宣布对严格落实扬尘污染防治相关要求,符合条件、扬尘防控“智慧工地”创建工作达标单位、先进单位的建设工地,给予差别化管理。
2019年已过去大半,差别化管理进展如何?近日,南京市首批差别化管理工地名单出炉,纳入智慧工地管理平台监管。记者来到江北新区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南京长江隧道应急救援基地”项目工地,一探究竟。
工地于2018年9月19日开工建设,建筑面积近13700平方米,包含消防应急、路政、隧道管养大楼。记者到来时,这里刚刚完成主体封顶,内部管线铺设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在被问及去年的建设进度时,工地负责人李冬辉向记者坦言,“进度确实慢了一些”。他说:“我们去年9月下旬开工建设,但由于冬春季节整体空气质量相对较差,在重污染天气下,工地积极落实市政府、市环保局的相关要求,多次停工,致使没能赶上原来的进度。”
今年2月,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关于全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地差别化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宁建质字〔2019〕67号 ),对符合要求的施工单位给予政策性支持。例如在全市大气环境质量保障管控、重污染天气应急启动的非最高等级环境管控期间,可正常施工,土方正常外运;根据道路交通状况调整出土时间,条件允许的区域可全天候出土;在夜间施工许可审批、扬尘环保税削减系数等方面予以支持。可以说,面对“扬尘管控”和“施工进度”的矛盾,这对施工方来说无疑是一张诱人的“绿色牌”。
但是,要拿到这样的“绿色牌”,条件不少、要求更严。记者在施工方办公室里,看到一份《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地差别化管理申请表》原件,仅在“施工单位自评意见”中,就罗列着密密麻麻的检查有求。比如文明施工责任体系是否健全?工地是否安装视频监控与环保在线检测信息系统?是否接入全市统一“智慧工地”监管平台并有效运行?工地是否达到“五达标、一公示”“两使用、一达到”要求?施工期间使用的非道路机械油品是否符合国Ⅵ标准、是否使用国三及以上的非道路移动机械、是否无冒黑烟现象?现场施工中是否无PM10监测数据连续超标行为?同时,还必须满足从未因施工和扬尘污染的问题,被各级监管部门处罚或被群众举报查实等条件。可以说,申请“差别化管理”,对施工单位提出的要求是“严上加严”。
李冬辉也表示,目前享受到差别化管理的企业,“不代表就可以放松、一劳永逸”。据了解,市建委要求对实施差别化管理的工地进行动态巡查,一旦发现不合格,将在网上公示公告,撤销资格。相关工地必须等到4 个月后才可以再次申报。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