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舟山“治”出美丽生态岸线 浙江首个“蓝湾整治”国家项目通过竣工验收

发布时间:2020-06-18 10:30:53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方臻子 通讯员 徐元杰

  浙江在线6月1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方臻子 通讯员 徐元杰)夏日的舟山鲁家峙北岸海洋文化特色景观带,人来人往,欢声笑语,满眼绿意,但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废弃码头和建筑垃圾堆场。“最美海岸线”重现,要归功于2016年开始的舟山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6月17日下午该项目通过竣工验收,是我省首个通过竣工验收的“蓝湾整治”国家项目,这也标志着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的浙江实践取得重大成果。

  “以前,这里是没人来散步的。”入夜,一家海鲜排档的老板娘王燕娜正忙不迭地招呼食客,“蓝色海湾整治让环境变好了,鲁家峙岛夜景也美了,大家都喜欢来这里散步、跳广场舞,生意也更好做了。”

  “蓝色海湾整治,是我国‘十三五’重大项目工程之一,是我国海洋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之一。2016年11月,舟山争取到中央海岛和海域保护资金支持,由此按下蓝色海湾整治的启动键。”舟山市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指挥部项目组负责人介绍。

  项目由海洋生态环境提升、滨海及海岛生态环境提升、生态环境监测及管理能力建设等三大类21项工程组成,实际投资7.3亿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3亿元,主要针对舟山市普陀区沈家门渔港以及鲁家峙岛,进行综合整治修复,提升渔港现状环境。同时,以点带面,推进整个舟山市的海洋生态环境治理工作。

  “舟山蓝色海湾整治最大的亮点,是本岛南侧滨海生态廊道的建设。”项目组负责人表示,3年多时间,舟山清理近岸废旧构筑物12.5万平方米、拆除废旧码头18座、整治修复海岸线8.7公里、生态湿地恢复15.05万平方米,并建设了3处海岛生态公园,加快城市有机更新。舟山还完成了渔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湾海底清淤,清淤量达352万立方米,并截留陆源入海污水,加快港湾水体转换。

  “舟山让遭受人类干扰与破坏的海洋生态得到了相应补偿和有效修复。”参与本次验收的省自然资源厅生态修复处有关负责人表示。

  如今,舟山的海岸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脏、乱、差的工业岸线,设立了休闲自行车道、人行观光道和观光大平台,转变成具有生态、景观、休闲功能的生态岸线和生活岸线,逐步实现“水清、岸绿、滩净、湾美、岛丽”的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舟山市有关负责人表示,整治打通了海岛的“两山”转化通道,提升了海岛人民的幸福感,开辟了一条海洋生态修复的新路径。下一步,舟山蓝湾整治行动还将探索更深入的生态治理机制,努力把舟山打造成为全国海岛生态修复的“海上重要窗口”。

标签:舟山;整治责任编辑:范国飞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图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