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即时报 正文

浙江省筑牢水生物保护的制度屏障

发布时间:2022-03-02 10:38:07 来源:浙江日报 张萍

  从3月1日起,浙江省内八大流域同步进入禁渔期,这在历史上还是首次。根据省农业农村厅发布的《关于实行钱塘江、瓯江、椒江、甬江、苕溪、运河、飞云江、鳌江等八大流域禁渔期制度的通告》,8大干流和64条支流,共计4000余公里的河道水域,开始全方位休养生息。

  消息一发布,很多网友在新闻报道下留言称“禁得好”,希望用“一时之短缺”换“长久之充裕”,让鱼类多起来、水质好起来,最终实现“越禁越有”。

  “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从夏朝开始,古人就有了重视水域环境休养生息的智慧。为解无鱼之困、生态之忧,2020年长江流域更是开启了长达十年的禁渔期。此前,浙江各地都会根据实际,制定辖区水域的禁渔制度,以激活水域的自我修复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苕溪和京杭大运河干流就率先实施了全年禁渔。

  今年首次统一禁渔,又不一样。浙江省内陆八大水系流系复杂、范围广、跨度大,需要有更具一致性、协调性、前瞻性的禁渔制度,以避免在禁渔上的割裂局面。把所有力量集结起来,在同一标准下,朝着同一个目标,有利于强化全流域生态保护。

  禁渔的效果,有目共睹。海洋渔业资源日益匮乏一度是社会的关注热点。经过季休渔制度、增殖放流、建设海洋牧场等多措并举的修复,全省海洋渔业资源的恢复成效显著。就在今年2月,一条重达7.1斤的野生大黄鱼被宁海渔民捕到,渔民合不拢嘴,生态保护人士非常欣慰。内陆水系的修复同样影响深远,用4个月的“休眠期”,换取网网丰收、年年有鱼,怎么算都是一笔划算的账。

  无“水”不成“浙”。我们要建设的“诗画浙江”一定是水清鱼跃、万物竞茂的。对首次统一禁渔,社会的认知度、参与度、配合度很重要。禁渔期拒绝购买野生鱼类,应成为一种共识。渔民的生计问题也不能忽视,通过补偿机制、安置措施、转产转业等,尽可能缓解禁渔期的阵痛。从宣传禁渔制度,到打击违法违规捕捞,再到规范天然水域垂钓行为,各个环节保持执法压力,形成保护合力,让八大水系焕发生机活力,实现“越禁越有”,饕客和渔民都是最终受益者。

  过去这些年,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治污染、搞修复、防风险,让浙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前列,美丽浙江越来越名副其实。加强水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全省八大水系统一的禁渔期制度,也是《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的一项既定目标。不断推出的政策举措足以窥见,“千万工程”“无废城市”“生态补偿机制”等标志性成果之外,浙江立志打造更多的生态保护“金招牌”。


标签:禁渔;浙江省;生态保护责任编辑:仲瑶卿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图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