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气象局发布《2021年中国气候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显示,2021年,全国平均大气自净能力指数为3.2吨/天/平方公里。相比2013年 “大气十条”实施初期,指数偏高12.3%。相较于全国平均值,东北中南部、华北北部等地指数偏高,新疆西南部和中部局地、四川中部局地则偏低。
这些数据意味着什么?如何认识好、利用好区域大气自净能力指数,为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助力?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降水偏多及风速偏大是指数提升主要原因
大气环境本身是具有自净能力的,可以稀释和清除大气污染物,但受到温度层结、风向、风速、湿度等多种气象要素的影响。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室高级工程师梅梅告诉记者,大气自净能力(Atmospheric Self-cleaning Ability)综合反映了大气对污染物的清除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大气运动对污染物的通风稀释作用,可以理解为大气边界层内的空气平流运动对大气污染物浓度的稀释过程;另一方面是降水对污染物的湿清除作用。
大气自净能力指数越大,说明大气对污染物的清除能力越强。公报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平均大气自净能力指数较2001年—2020年平均值偏高12.4%。
梅梅解释数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时表示:“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平均降水量为672.1毫米,较常年偏多6.7%,降水日数、累计降水量较2001年—2020年的平均值偏多,特别是北方降水显著偏多,降水量居于历史第二位。同时,2021年全国的平均风速较2001年—2020年的平均值偏大。因此,大气环境对污染物的水平输送能力、总体扩散能力,还有降水对污染物的湿清除作用相对较强,这些使得2021年全国大气自净能力总体偏强。”
翻看《2020年中国气候公报》,其中2020年全国平均大气自净能力指数为4.2吨/天/平方公里,而2021年的数据为3.2吨/天/平方公里,为何差异较大?
梅梅表示,这主要是由于之前采用的是地面气象观测,受云量在夜间观测数据限制,只能以14时大气自净能力指数代替日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天中大气对污染物的最大清除能力。2021年国家气候中心对数据和方法进行了改进优化,可以每小时分辨数据,因此能够得到大气自净能力指数的日均值,由此造成两套数据之间的差异,它们之间并不具有可比性。
大气自净能力指数低
不代表各地“治气”工作不到位
公报显示,2021年,东北中南部、华北北部及内蒙古东部、海南大部、四川西部、西藏大部、青海南部等地的大气自净能力均高于全国平均值,在3.6吨/天/平方公里以上,大气对污染物的清除能力较强。新疆西南部和中部局地、四川中部局地大气自净能力小于1.6吨/天/平方公里,大气对污染物的清除能力较差。公开资料显示,新疆西部等地区的大气自净能力连续3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大气自净能力可以理解为“天注定”,其指数的地区差异与各地的大气污染源排放没有关系,也并不意味各地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不到位。
梅梅指出,地形对风速的空间分布影响较大,高原山地的风速大,盆地谷地的风速小。比如四川盆地,西边有青藏高原,南边有云贵高原,北侧还有秦巴山脉,它的海拔高度落差很大,在1000米—4000米范围内,所以无论是冬季风环流还是夏天西南的夏季风环流,四川盆地位于背风区,常年处于小风、静风状态,因此自净能力相对较差。同样,新疆等指数较低值的地区都对应地位于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会显著影响大气自净能力的主要构成因子——风速。
相比四川盆地和新疆大部地区,川西高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川西高原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区,高海拔使得其日照充足,年平均风速大,它的混合层也得以充分发展,大气的通风扩散能力比较强,大气自净能力也因此得以提升。
指数较低地区需要采取更严格减排措施
努力克服“先天不足”
虽然大气自净能力一定程度上由当地气象条件决定,主要反映的是“先天”客观因素,但是用“人为努力”去克服“先天不足”更为重要。
从这个角度讲,充分认识好、利用好大气自净能力指数,能为提早实施大气污染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区域大气污染的形成,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起决定作用。梅梅告诉记者,当两个地区大气污染排放量相当时,要实现同一个空气质量目标,大气自净能力指数较低的地区需要采取更严格的减排措施。
“城市建设规划不合理、高层建筑过多和扎堆聚集,都有可能导致局部地区的气象条件发生改变,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条件就可能会增多。所以从‘人为’的角度讲,要优化城市内部生态功能布局,在做城市规划时要了解所在地区常年的大气自净能力水平,根据‘先天’条件,来合理制定城市产业发展规划和污染减排政策。在规划时,要科学预留城市通风廊道,减轻高层建筑对局地气候的影响,为大气污染物扩散净化预留空间。”梅梅补充道。
另外,研究指出,大气自净能力指数可以用于量化气象条件变化对空气污染的贡献,从而在排除气象因素后,评估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实施效果。其次,对大气自净能力指数的预测可用于反映未来影响大气污染扩散的天气形势和气象条件(也称为大气污染潜势),为地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开展做好准备。
据悉,早在2017年原环境保护部与中国气象局就建立了相关领域的合作机制,前期阶段,将大气自净能力指数与次季节气候模式相连接,预测未来近40天的大气污染潜势。2019年,中国气象局开始利用自主研发的次季节大气污染预测系统,逐日滚动预测未来62天的大气污染过程,并与生态环境部开展定期会商,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技术支撑。
凡注有"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