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寒假,快报“爱写作的狮子”听到关于补课的消息:
一个高中生一天补四门课,花费8000元。这位同学,文科略弱,一天补四门,语文、外语、物理、化学,整个假期据说补课十几天。这还不算暑假和日常的补课。
再问问身边其他高中生朋友,花费也不少。普遍情况是补一个寒假,14天左右,2万元左右。
高中生面临高考,压力山大。小学生们也不轻松。再过几天,就要开学了,不少同学已经报好了新学期的培训班。
记者在朋友圈里做了个小调查,一个小学生每年的培训班、兴趣班等花费,语数英科+兴趣,四五万是常态。年级越高,花费越多。
家长们都知道,三年级是学习的转折点、分水岭,也是家长们“下狠手”的关键时期。
下城区一所公办小学三年级男生,一年的培训花费要10多万元。
家长说,费用这么高,主要是因为每门科目都是一对一,学习更有针对性一点,效果好一些。
另一位二年级学生的妈妈说,每年养娃,培训班、兴趣班花费差不多四五万。
“从幼儿园中班开始学的英语不能断,每年1万多;乐感也要锻炼下吧,钢琴每节课500元,一年2万;街舞儿子喜欢的,一年1万;尤克里里还便宜的,一年4000元。不过,马上要读三年级了,一些学科类的培训班,爸爸已经在考察,预计又是一笔不少的费用啊。”
这位妈妈说,现在娃还小,还没海外游学,等到年纪再大一点,没参加过游学,感觉都对不起孩子。
近日,有记者在多地采访发现,校外补课,不仅加重了中小学生的校外课业负担,更成为不少家庭日渐沉重的经济负担。
“家里没个上学的,根本不知道现在补课有多贵!”“听说补课花了这么多钱,别人都不相信,不理解。”不少家长谈到补课费就开始激动。
高昂补课费 普通家庭很难承担
“现在补课费用越来越高,家长很无奈,既觉得难以承受,又感觉不得不接受。”上海市人大代表马瑜说,“很多补课都是超前学,‘早学几年、多学几遍’。”
在上海市两会上,和马瑜有类似感受的代表委员不在少数。上海市人大代表李飞康在建议中写到:“每个孩子每月课外补习、培训等费用少则几千,多则几万,甚至十几万,这对一个普通的家庭来说,怎么承受得了?”
“年轻时不理解为什么孩子要花这么多钱,自从补课后才明白。”儿子就读高一的胡女士告诉记者,“一对三补数学或英语两个半小时至少1000元,大课200多元,每个月都要上万的补课费。”她说,一开始在陪孩子补课间隙还去咖啡馆坐坐,后来变成连杯奶茶也舍不得喝。“我和孩子爸爸都精简了自己的开销,全力以赴供孩子。”
此外,以出国留学等为目标的补课费用更是惊人。
有家长送孩子出国前参加英语培训(一对一外教辅导)这一项的费用,就高达85万元,还不算培养冰球等所谓与国际接轨的爱好的花费。
教育机构教师特别是“名师”水涨船高的收入,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培训机构的丰厚利润。某学堂发布的一则“征婚!大语文老师!年收入155-240万!高!富!帅”的帖子显示,这位老师税后年薪超过百万元,还不包括任何期权、股权及奖金等,令人瞠目。
有盲目有无奈,门门要补价格不菲
记者采访发现,除了数学、英语撑起补课大梁,如今的补课门类丰富多样,几乎每门功课都有庞大的补课群体,积少成多,在分割孩子空暇时间的同时,更为家庭经济负担层层加码。
来看看杭州的一年级家长邱女士,她给孩子的一年花费:
学科类,语数一年1万,外语一年1.8万;
课外类:,学校的兴趣班一年1600元,舞蹈一年8000元,滑冰一年2.5万元起。
“最近热门的国学班,我也给孩子报了。学费一年1.6万元,一次性交清,每周两个半小时,如果因自身原因缺课费用不退。”沈阳的张女士,女儿刚读五年级。除了国学,还上了奥数、英语、声乐、美术、羽毛球……每年各种补课费用约6万元。
根据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7年统计,2016年沈阳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67444元,也就是说,这个孩子仅补课费就相当于当地一个成人的年收入。
还有人上培训班,纯粹为了孩子有人管。
北京的王女士,孩子5岁开始学舞蹈,她说很多孩子去是因为放学没人接送,把舞蹈队当‘托管班’。
孩子累,又花钱,为什么家长还是非常热衷给孩子报班?
记者采访发现,中考、高考指挥棒,依然是补课热的最主要动力。
“考啥学啥呗。”有家长表示,“谁真心愿意花大价钱出去补课啊?”“现在是水涨船高,你不补就肯定落后。”马瑜说,在中考、高考自主招生录取比例可观的现状下,家长们普遍希望为孩子争取“裸考”之外更多的一次机会,拼竞赛、拼难度,这是补习费用越来越高的重要原因。
四部门重拳出击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决定联合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校外培训机构不得“超纲教学”“强化应试”,严禁其组织竞赛。中小学教师课上不讲课后到培训机构讲,诱导或逼迫学生参加校外培训等行为,一经查实,可取消教师资格。
校内减负校外增负 “应试”培训裹挟学生抢跑
近年来,校外培训机构发展迅猛。中国教育学会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中小学课外辅导行业市场规模超过8000亿元,参加的学生规模超过1.37亿人次。
然而,校外培训现状却不容乐观。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一些培训机构开展以“应试”为导向的培训,违背教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发展规律,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造成学生课外负担过重,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
“校外培训机构往往以高强度培训、大量做题、提前教育、全民奥数等模式,培训学生的‘应试’技巧,裹挟家长带着孩子拼命抢跑,无形中增加了家长的群体焦虑。”南昌师范学院教育评估院院长叶存洪教授说,“一些校外培训机构还与公立名校联手,实现对优质生‘掐尖’,更助长了家长对校外培训机构的需求。”
首次明确校外培训不能“超纲” 禁止组织竞赛
针对野蛮生长的校外培训乱象,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专项治理行动将聚焦七类不规范行为,办学隐患和办学内涵兼治,通过打“组合拳”系统解决问题。
《通知》明确指出,坚决纠正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主要指语文、数学等)出现的“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等不良行为。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的班次、内容、招生对象、上课时间等要向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审核备案并向社会公布。
《通知》同时要求,严禁校外培训机构组织中小学生等级考试及竞赛,坚决查处将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结果与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挂钩的行为,并依法追究有关学校、培训机构和相关人员责任。
诱导或逼迫学生参加校外培训 可取消教师资格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此次专项治理行动的基本思路之一是“内外联动”,即校外培训和校内教育教学行为兼治,既要解决校外的问题,又要解决校内的问题。
根据《通知》中的规定,将坚持依法从严治教,坚决查处一些中小学校不遵守教学计划、“非零起点教学”等行为,严厉追究校长和有关教师的责任。
吕玉刚特别强调,将坚决查处中小学教师课上不讲课后到校外培训机构讲,并诱导或逼迫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等行为,一经查实,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直至取消教师资格。
“中小学校和教师更好地做好学校教育的本职,也是为校外培训降温的重要支持行动。学校及其从业者(教师)与校外培训机构存在性质上的差异,角色不容混淆。”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党委副书记陈国治说。
全面普查学生报班情况 建立培训机构黑白名单制度
根据《通知》,专项治理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将部署开展拉网式排查,摸清底数,全面普查登记每一名学生报班参加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情况,为专项治理行动提供底数参考。计划于2018年6月底前完成。
第二阶段将由各部门协同开展集中整治,全面纠正七类不良行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治理与中小学校和教师有关的增加学生课外负担的不良行为。计划于2018年底前完成。
第三阶段将巩固治理成效,建立黑白名单制度。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建立《白名单》,公布无不良行为校外培训机构名单,建立《黑名单》,公布有安全隐患、无资质和不良行为的校外培训机构名单。国务院有关行政部门联合对各省、各省组织对地市县的工作成效抽查检查,计划于2019年6月底前完成。
“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非常复杂,在国际上也是个难题,不但涉及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管理,还涉及家长的教育观念、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以及部分学生的选择性、补充性需要。”吕玉刚说。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次专项治理行动是全面治理的开端。下一步,将取消校外培训与招生入学的挂钩,推动落实刚刚印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规范招生入学秩序,进一步斩断校外培训机构与中小学校招生的联系。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