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25日讯 1月24日下午4时许,三门县海洋与渔业局执法大队人员和刘开喜夫妇一起,将自己误捕到的一条长137厘米、重达17.8公斤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送到猫头洋放回到大海里。
当天上午9时许,三门县六敖镇门头村渔民刘开喜和妻子在健跳港狗头山海域捕鱼时,意外捕获到一条尖嘴、长条形的“怪鱼”,从来没有见过。凭20多年的捕鱼经验,刘开喜感觉这条鱼不同寻常,立即与三门县海洋与渔业局执法大队取得了联系。同时,刘开喜怕这条鱼会因为缺氧而死亡,立刻和渔民一起将它送到六敖赤头码头,放在通有氧气的养殖池内暂时精心养护起来。附近村民们闻讯后都来观看,个个称奇不已。70多岁的村民李老伯说:“我这么岁数了,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鱼。”
三门县海洋与渔业局执法大队接到刘开喜的电话后,下午2时半,技术人员李忠宽等赶到赤头码头。经过技术鉴定,这条“怪鱼”是中华鲟,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经测量,这条鱼长137厘米,重达17.8公斤。笔者在现场看到,这条中华鲟体形很美观,颜色深褐色,泽色非常光亮。身上还有一个标签,上面写着N0:6657和联系人的手机号码。李忠宽说:“这条中华鲟可能是渔民捕到后放回到大海里游到这里来的,我县过去从来没有捕到过这么大的中华鲟。”
刘开喜听后说:“既然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这么珍贵,我也把它放回到大海里”。当天下午4时许,执法人员和刘开喜夫妇将这条中华鲟送到猫头洋放回大海。
相关链接
中华鲟学名:Acipenser sinensis,又名中国鲟、鲟鱼、鳇鱼、苦腊子、鳣,是中国特产的古老珍稀鱼类,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鲟类最早出现于距今2亿3千万年前的早三叠纪,生活于我国长江流域。它与大熊猫一样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是研究鱼类和脊椎动物进化的“活化石”,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活在同一水域的白鲟并称为中国的“水中国宝”。
共同参与 维护家园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