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联社5月10日报道,历史最悠久、设定全球基准的夏威夷监测站9日测得,二氧化碳浓度达到400ppm,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统计数据也显示,这是二氧化碳浓度在人类历史上首次突破400大关,上一次超过这一数值至少在300万年前。
二氧化碳浓度,是如何折射环境变化的?浓度的上升,意味着什么?人类应该如何应对?为此,记者采访了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洪盛茂。
浓度逐年攀升
夏威夷莫纳罗亚天文台自1958年开始持续监测大气中每小时的二氧化碳浓度,最初测定的二氧化碳浓度是315ppm。这就意味着,二氧化碳浓度在以每年约1.5ppm的速度上升,这比冰川期末期快100倍!
在我国青海省瓦里关,也有一处具有全球代表性的气象监测点——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它地处青藏高原,海拔近3816米,是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大气监测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无论是夏威夷,还是瓦里关,世界气象组织总是倾向于把站点选在远离人类活动和工业干扰的偏远地区。“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是一个长期累积的结果,科研人员希望能够从这些站点检测到最‘原始’的浓度,才最能反映生态环境的变化。”洪盛茂分析。
因而,此次夏威夷监测站二氧化碳浓度超过400ppm,表明即便在远离人类活动的地方,生态环境也可能在变差。
在瓦里关,情况同样令人担忧。洪盛茂随即点开一张图表,两条呈上升趋势的曲线,分别代表1992年至2002年间,北京和瓦里关的二氧化碳浓度。“总体来看,二氧化碳浓度的确在上升,而北京的浓度始终比瓦里关高出约35ppm。”
“虽然这次夏威夷站测到的二氧化碳浓度刚刚突破400ppm,但美国一些大城市的二氧化碳浓度明显比该站点更高。”洪盛茂告诉记者,在北京,10年前冬季的二氧化碳的平均浓度在440ppm左右,杭州目前也达到430ppm左右。城市二氧化碳浓度受到各种能源燃烧影响太大,除了工业燃煤外,居民的生活燃烧行为影响也很大,而且对监测点的监测结果影响更为直接。
影响复杂难测
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飙升,难免令人担忧,因为它可能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气温升高、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
美国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研究显示,地球历史上二氧化碳浓度最近一次超过400ppm大概是在距今500万年到300万年之间的上新世时期。当时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约为415ppm,全球平均气温比现在高3至4摄氏度,极地地区气温比现在高约10摄氏度,海平面比目前至少高出约5米。
事实上,地球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合物、氟氯碳化物、全氟碳化物等多种类型,而为什么二氧化碳浓度如此备受关注呢?“甲烷的增温能力是二氧化碳的20多倍,氟氯碳化物甚至是它的一万倍,但是对全球升温的贡献百分比来说,二氧化碳是最大的,约55%。”洪盛茂解释,这是因为二氧化碳无处不在,不仅自然界中存在二氧化碳循环,人类汽车、燃煤等环节都会产生。
那么,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至400ppm,是否就是标志气候灾难的临界点?这一说法,目前尚无定论,但气候学家和环保主义者多年来一直认为,400ppm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指标。
2005年6月,英国政府就“避免危险的气候变化”举行会议,科学家们报告了一项科学共识,“若想避免气候灾难的发生,就必须将全球平均气温上升的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这就意味着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必须控制在400ppm以下,一旦超越这一限度,危险而失控的气候变化将不可避免。
然而2007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又提出,2005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就已经达到445pm。此外,也有研究认为,二氧化碳浓度的上限应是350ppm,甚至更低。
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对气候和生态系统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二氧化碳的增加,一方面会加剧温室效应,造成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城市会面临被淹没的威胁,另一方面它也能促进光合作用,使农作物增产、丰收。”洪盛茂分析,大自然本身有一个调节作用,而人类破坏了它自身调节的步骤。
“从1850年开始的地表温度观测的资料来看,全球温度呈现周期性波动,与近几十年二氧化碳持续升高的情况有较大的差异。二氧化碳的增高除了人类活动排放外,火山爆发、海洋厄尔尼诺现象、森林大火等也有贡献,城市二氧化碳高就和人类人口增加、活动频繁密切相关。”洪盛茂告诉记者。
“自然界大气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有一个周期性过程,可能目前正处于上升阶段。但在自然变化过程中,人类的作用到底有多大,需要通过考古等活动去观察比较,是一个不断研究的过程。”洪盛茂告诉记者,因此,断言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完全是因为人类活动,并不科学。
低碳生活莫等
普林斯顿大学气候学家迈克尔·奥本海默向媒体表示:“实际上,400ppm时的情况并不比399ppm时糟多少,但这象征着为避免变暖达到危险程度而采取措施的步伐是如此缓慢,因此令人担忧。”
近日,一份刊登在《自然-气候变化》杂志上的研究报告也显示,按照目前的碳排放势头,到2080年,半数以上的普通植物和1/3的动物的生存空间将减少一半。报告还称,人类制造的温室气体将在2100年使地球的温度比工业化之前的18世纪升高4摄氏度,这将对许多物种造成冲击。
面对环环相扣的自然生态链,谁能保证人类能独善其身呢?为此,“节能减排”并不是当今社会的流行语,更是关系到自身未来的一种战略选择。
所谓低碳生活(low carbon living),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进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碳排放的减量,必须加快推进。”洪盛茂说,提倡极简化生活,降低能源消耗等理念亟需提倡。
“拒绝塑料袋、巧用废旧品、远离一次性、提倡水循环、出行少开车、用电节约化、办公无纸化、购物需谨慎、植物常点缀、争做志愿者”,低碳十则,简简单单。虽然这些日常的琐碎小事,对控制二氧化碳浓度的贡献难以用数据度量,但是为了地球,请低碳吧。
共同参与 维护家园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