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及时报 正文
温州河道警长4个月查处141起水污染案
2014-05-30 09:27:29 来源: 都市快报 作者:
警方在瓯海一家企业的厂区发现了排污渗井

  农田里有养鸭棚养鸭棚里排污水

  装备放在货车上开到山里再生产

  排污手段五花八门

  温州河道警长

  4个月查处141起水污染案

  1.厂中厂

  鞋革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碎皮废料,如果扔掉将损失一大笔钱。这催生了一个中间行业,用“转鼓”鞣制皮革回收,后因废水中含有致癌重金属铬而被严令禁止。

  今年4月,瓯海警方和瓯海环保局来到瑞安市锦湖街道一家搅拌机厂。根据线索,有人在这里用“转鼓”制革,但从外面怎么看都没迹象。

  执法人员只好在搅拌机厂逐个房间找,最后终于在其中一个房间发现了正在作业的“转鼓”,老板郑某被抓。

  2.流动工厂

  据温州食药环犯罪侦查支队介绍,他们在侦查中发现有人把“转鼓”放在货车上,开到山里流动生产。阀门一打开,污水直接排进田里。具体案情还在调查。

  今年3月,瓯海区梧田街道一处非法电镀厂被查。老板连某说,他知道电镀是违法的,所以用七座面包车来回移动生产窝点,经常换地方。

  3.隐形工厂

  64岁的余某是瑞安人。去年村里的一些非法电镀厂被打击后,他捡了大便宜,低价把设备买了过来。

  为了逃避打击,他把设备运到了离村子几公里外的树林边。这里的农田有个养鸭棚,他在里面开始了生产,污水直接排进田里。

  今年3月底,瑞安市公安局联合环保局将余某和数名工人抓获。如果不是群众举报,民警和环保部门根本不可能查到这里来,也看不出来。

  排污企业“隐形”手段

  1.直排下水道

  今年3月26日,平阳县公安局政治处主任卢成艺来到他担任“河道警长”的细龙河巡查。

  在昆阳镇临区河段,岸边一处排水口喷涌而出的大量“黄泥水”引起了他的注意。卢成艺接近这个排水口时,一股刺鼻的味道扑面而来。

  卢成艺马上联系昆阳镇派出所和环保部门一起介入调查。经过2天的紧张排查,警方确认“黄泥水”来自于昆阳镇临区下里路的一家非法加工厂,污水被直接排入了下水道。

  经检测,水样多种污染物超标,其中铜含量高达9.82mg/L,超过标准近10倍。

  2.废水池下藏暗管

  这是有证的合法企业惯用的手段。

  季某有家阀门厂,有营业证,也经过环保审批。今年年初,工厂搬迁进了龙湾区海滨街道蓝田标准厂房内。标准厂房内必须安装环保设备对废水进行初步处理,季某确实购买了,但只是做做样子。

  今年3月执法人员在查处时,在废水池底发现了一个暗管,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进入了污水管网。

  3.污水转运

  温州某标准件公司、龙湾某五金拉丝厂等5家企业把排出的废酸承包给他人,用槽罐粪便车运到其他地方倾倒。这些废酸被倒进了河道、农田和下水道里,承包人每车收取150至280元的处理费。

  4.厂里挖渗井

  4月16日,瓯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堡村一家挺大的电池加工厂被查处。

  老板陈某说,他的企业被打击过一次,但仍然暗自生产,平时大门紧闭,伪装成停业。

  一开始执法人员一直找不到污水到底排哪了。后来发现了奥秘:原来老板在厂区里至少挖了四五个“渗井”,污水倒进去后,再盖上木板,一点都看不出来。渗井里的污水慢慢渗入了地下。

  经瓯海区环境监测站检测,“渗井”口水样中的重金属锌含量为18.8mg/L,超过国家标准12.5倍。

  偷排手段五花八门

  通讯员潘林昶本报驻温州记者甘凌峰

  今年年初,温州警方推出“河道警长制”,主动介入水污染案件的查处。

  昨天,据温州市公安局通报,从今年1月至5月20日,温州警方共破获水环境污染犯罪案件141起,刑拘259人。破案数占了全省三分之一。

  到底是谁污染了我们的母亲河,为何屡禁不止?针对查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温州警方做了统计和分析。

  “警长治水”最大的改变体现在办案流程上

  从“悬赏环保局局长下河游泳”,到“民警污水河救人留后遗症”,温州的河道污染一度备受关注。

  为护航“五水共治”,温州警方出了重拳。今年年初,全市设置三级“河道警长”,其中市级“河道警长”22名,县级257名,乡镇(街道)级700多名。

  今年2月,温州市公安局食药环犯罪侦查支队成立,这意味着有了一支专业打击环境犯罪的队伍。

  今年3月,温州警方发布通告,严厉打击水环境污染犯罪的“四种人”:组织者、经营者、获利者和幕后保护伞。

  和以往相比,“警长治水”最大的改变体现在办案流程上:

  以前:环保部门行政立案,然后取污水样本、检测,找当事企业主谈话。等监测结果出来,确认有违法行为,再移交给公安查处。

  这样的弊端在于,环保部门没有控制人的权力,而排污企业主很多是外地人,等走完一系列流程,人早跑了。

  现在:温州公安在官方微信平台“平安温州”开通图文举报功能,市民发现污染可以随时拍摄上传,另外也可拨打110举报。接报后,民警通过侦查手段固定证据,然后和环保部门联合查处,直接控制当事人员。

  污染企业向农村、山区转移的趋势

  从行业看,水污染犯罪企业集中在电镀、酸洗、皮革行业。

  在温州今年已立案查处的141起案件中,涉及电镀行业84起,占59.5%;涉及酸洗行业(阀门、锁具等)43起,占30.5%;涉及皮革行业14起,占10%。

  从企业合法性看,141家企业有39家合法企业,占27.7%;有102家三无企业,占72.3%。

  警方还发现了一个现象,自去年环境污染案件打击门槛降低,随着打击力度的加大,出现了污染企业向农村、山区转移的趋势。原本在城郊接合部的小工业区、民宅里,被打击后,转移得更隐蔽了。

  

编辑: 钱华良

共同参与   维护家园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 【专题】中央环保督察即时报

  • 武义稻田现巨型龙舟

  • 1
  • 2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