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及时报 正文
钢结构建筑帮助城市摆脱“建筑垃圾围城”
2014-09-29 17:30:03 来源: 青年时报 作者: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一直行驶在“快车道”上。然而,偷倒、强倒建筑垃圾的事件却屡见不鲜。据统计,仅2012年我国产生建筑垃圾就达15亿吨,据了解,1万吨建筑垃圾需占2.5亩地,按15亿吨的年产量推算,我国每年建筑垃圾将占地37.5万亩,而杭州西湖湖面占地约9750亩。粗略一算,仅2012年,我国年产的建筑垃圾就可填埋38个西湖。

  对此,中国钢结构协会秘书长刘万忠表示,我国建筑产业的发展还只是停留在传统落后的粗放型生产方式上,是粗放增长模式的堆积。只有加紧淘汰落后的传统混凝土建筑模式,大力推广“节能环保”的绿色钢结构建筑生产模式,才能从根源上破解“建筑垃圾围城”的困局。

  在我国,混凝土建筑占据建筑领域的绝大多数份额。但是,混凝土建筑从施工、运输各个建造环节到拆除后堆放、清运、填埋各个回收处理环节,都会对空气、水、土壤造成严重的污染。“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这种传统建筑模式已经不符合当今中国的发展需要,必须加以改变。作为国内钢结构“第一人”,浙江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的掌舵人董事长单银木如是说。

  与混凝土住宅相比,以钢材、金属为主要原材料的钢结构建筑,在原材料回收上优势明显。有数据表明,在钢结构建筑领域,型钢回收系数能达到90%,钢筋和铝材则分别为50%和95%。

  “从全生命周期来看,钢结构建筑基本不会产生建筑垃圾。”杭萧钢构总工程师方鸿强介绍,钢结构建筑采用装配式建造模式,施工时只有作业,没有污染;从钢结构建筑平均80年的建筑寿命来看,即便被拆除,钢结构建筑还能以较高的回收率,实现钢筋、型钢、建筑玻璃、铝材、木材等原材料的回收,从根源上杜绝“建筑垃圾围城”。方鸿强进一步介绍,以建筑拆除时为例,钢结构建筑主体结构材料回收率在90%以上,较传统混凝土垃圾排放量减少60%。

  钢结构建筑虽然具有循环利用建筑材料,降低建筑垃圾产生,在“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由于国内对钢结构行业认知有限,很多人误以为钢结构“成本过高”等客观因素阻碍了钢结构建筑推广,尤其在庞大的住宅建筑领域迟迟未能有效发力。

  据了解,作为国内工业化绿色建筑集成专家与领导者的杭萧钢构,通过一系列技术革新和标准构建,如杭萧钢构独立研发的钢管束住宅组合结构体系,已经申请国家专利66项,获授权24项。通过以模数化设计、标准化制造、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和定制化开发来满足降低劳动强度、减少建筑垃圾、缩短建造周期、增加使用面积、抗震减灾、节能减排等建筑产业现代化和新型建筑工业化的要求。

  关于建筑成本,方鸿强以“10亿房地产项目”举例,在传统模式下,开发周期需要3年,年利息13%,总项目利息成本约为1亿,按利润率10%计算,3年工期的项目盈利1亿;而在新模式下,项目开发周期只需要1.5年,在相同年利息基础上,利息成本约为0.5亿,节省了0.5亿利息,相当于盈利1.5亿。

  一组数据充分展示新模式将能大幅降低钢结构住宅成本,为未来钢结构建筑在商用住宅产业内的大规模复制、推广提供可行性。

编辑: 孙璐

共同参与   维护家园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 【专题】中央环保督察即时报

  • 武义稻田现巨型龙舟

  • 1
  • 2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