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各地环保动态 > 湖州 正文
小梅村村民王正方重回太湖当渔民
2014-10-08 16:38:40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李文芳

  浙江日报10月8日讯 丹桂飘香的季节,从南太湖渔人码头望去,太湖水面碧波荡漾,鸥鹭款飞。离太湖直线距离不到两公里的梅东花园社区,整齐划一的楼房傍水耸立。

  天刚蒙蒙亮,小梅村村民王正方便带着雇用的十几名伙计,开着自己的高踏网船驶进了太湖深处。看好风向,找准地点,一网撒下去,至少2到3万斤鱼。9月以来,太湖迎来了大型捕鱼期。

  难以想象,解放前,南太湖沿岸还是大片荒滩,小梅村村民靠小木船打渔,一网打几十斤,渔民们“上无片瓦,下无寸土”。按照现在小梅村村支书沈伯冬的话说,“那时的渔民苦,住的三面靠水,一面靠天;打渔要上看天、下习水”。

  1967年,王正方出生在小梅村一户渔民家里,从小看着父亲打渔长大。那时候没有房屋,船就是家,太湖里的鲚鱼、白虾、银鱼养活了他。

  小梅村集体以渔为生的模式,在改革开放后慢慢被打破。1983年,小梅村进行了经营模式的改革,从单一的太湖捕捞向多种经营发展,靠天吃饭的渔民也开始寻找新的致富路,催生了第一批“洗脚上岸”的村民。年仅16岁的王正方初中一毕业,就果断走下了渔船,踏进了乡办企业,成了小梅村第一批走下渔船的人。

  上世纪90年代,小梅村渔民有的做起了运输,有的出去打工、经商,有的依然以捕鱼为生。不过渔民的作业工具有了很大改进,从木船到水泥船再到机械船,生产资料的变化让部分渔民以渔致富。

  同一时期,太湖渔业资源也一度萎缩。工业飞速发展,导致太湖流域污染加重,对水产资源造成了严重影响,加之农业化肥使用量过大,居民生活垃圾、生活废水等也对太湖沿岸造成污染,鱼的种类和捕捞产量逐年减少。小梅村渔民被迫转产转业。

  1991年起,国家启动第一期太湖治理工程,其后的数十年间,投资逾百亿元。

  为了让清水流入太湖,近年来,湖州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力断入湖的污染源:累计投入20多亿元,清除太湖水面养殖围网;先后关闭瑞森造纸厂、三狮水泥厂、白雀水泥厂等全部工业涉污企业;整体拆除湖鲜街24条水上餐饮船,每年减少直排太湖污水10万余吨。随后,实施生态修复、蓝藻打捞、养殖场户清理、污水处理厂改造提升、污水管网扩建等一系列工程。

  与此同时,2007年5月,太湖度假区管委会启动了小梅村渔民居住上岸安居工程,先后拆除居家船和辅助船只230条,在小梅港东岸建造了3万多平方米的渔民新村,总投资达9000多万元,减少直排太湖的生活污水60余万吨。2007年12月,渔民上岸安居工程正式实施;2011年8月起,184户渔民陆陆续续搬进了住宅小区,世世代代生在船上、长在船上的小梅村人,终于全部上岸。

  “床不摇了,桌子放平了,睡得也安稳了,心里头也感觉舒坦多了。”已经在太湖上漂泊了近60年的朱金福老人提起现在的生活,满脸的喜悦。

  南太湖,开始散发出独特的自然之美,蓝藻少了,水变清了,鱼儿也多了起来。小梅口两侧,渔人码头开始再造景观长廊。

  看着太湖越来越美,渔业开始回暖,王正方想到重回太湖。2006年,王正方申请了高踏网作业捕鱼证,随后又花了近30万元购置高踏网作业船只,雇了伙计,开始规模化捕鱼。

  南太湖的秀美风光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小梅村的村民也开始从青山绿水中得利。有些村民当起了观光轮渡的驾驶员,有些从事蓝藻打捞、生态捕捞,有些直接在渔人码头开起了小茶馆,有些驾驶着家里的古式帆船作为太湖的背景船……

编辑: 孙璐

共同参与   维护家园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 【专题】中央环保督察即时报

  • 武义稻田现巨型龙舟

  • 1
  • 2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