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的“荷塘月色”公园
深秋的午后,村民老宋在河边马路牙子上摆了两只藤筐,见着来往车辆便挥挥手,吆喝道:“生态黄菱,要伐?”
穿过三垟湿地,隔路就是温瑞塘河核心段——瓯海大道至南白象段,卖菱角的摊子从三垟一溜延伸到这里。老宋说,要不是这几年塘河变化大,他们也不敢摆这儿卖。
温瑞塘河,贯穿温州城区最重要的河道水系。在老人们口中,她曾是一条清流,河水烧开了就能喝。上世纪八十年代后,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塘河染上黑臭、淤积等“毛病”,河水只能拿来浇菜。再后来,菜也没法浇了,怕人吃了生病。
位于瓯海境内的塘河核心段,曾是最严重的“病患”之一。但如今,这里逐渐恢复水乡面貌,“人气”也渐渐回归。从这段塘河的变化管窥全河,乃至全城治水,温州要重返美丽水乡,需要“短跑”结合“马拉松”。
短跑——
政府与民资
要“两腿并用”
塘河治水,温州走过10多年漫长历程。人们虽然理解“治水无法一蹴而就”,但对“早日见效”的热切度似乎更高。正因如此,在诸多滨水公园中,高效推进的“荷塘月色”备受关注。
“荷塘月色”位于塘河核心段的核心,规划面积4.5万多平方米,占地56亩,今年2月启动建设。到昨天,公园前广场已经初露形象,整体骨架也基本完成,路边成捆成捆的苗木等待着入土生根,南侧精致的楼阁和亭台流水透露着水乡风韵。据施工方透露,预计到今年年底,整个公园就能完工,供市民享用。
效率,回应了人们对治水成效的期待。“荷塘月色”如何成为一个“短跑”冲刺前进的治水样本?
亲历塘河核心段整治的瓯海塘办总工程师戴刚认为,从工程角度看,影响治水效率的因素主要包括,缺少资金、实际操作慢等。“荷塘月色”之所以有效率,在于合理运用了政府与民资合作的新型治水模式。具体而言,就是实行政府项目代建制,把项目的设计、施工、管理等一系列职能外包给企业。充足的民资避免让资金“卡住”治水进展,而企业追求效益的特性,推动了工程早日成形。
实际上,该企业不仅负责“荷塘月色”滨水公园建设,还承揽了附近河段的清淤、绿化等相关工作,为加速显现治水效果,发挥了重要作用。
广东中大环保科技投资有限公司秘书长肖飞十分赞成政府与民资合作的治水模式。他说,之前有的城市治水也是轰轰烈烈,但政府投了一段时间之后,资金难以为继,效果也难以出来。完全依赖政府投资的治水模式不可持续,要把民间资本引进来。尤其是在温州这种民间资本发达的地方,更加应该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让民资和政府“两腿并用”地跑起来。
马拉松——
治水考验
连续性和系统性
“荷塘月色”印证了沿岸景观绿化可以“短跑”快进,而4公里核心段塘河用循序渐进的变化说明,治水也是一场比拼持久力的“马拉松”。
村民老宋依然记得,南湖这段塘河在21世纪初遭遇的窘境——岸上,布满洗涤加工废塑料的违法棚屋,废塑料桶、盒、瓶、包装袋等各种垃圾堆积如山;水中,混杂着工业废水和污物,河水黑得堪比墨汁,隔着十多米远就被臭气熏着。
在塘河整治十多年的过程中,瓯海曾对南湖地块废塑料违法加工点开展多次整治,但效果总是“好景不长”。突破出现在2009年,政府发出“最后通牒”,将废塑料违法加工点全面取缔。紧接着,《温州城市商业网点规划(2010-2020)》将南湖地块设计成依托塘河水系的宜商宜居示范点。有了岸上整治打基础、整体规划作保障,一系列治水措施得以“水到渠成”地系统推进:控源、截污、疏浚、调水、绿化……经过多年努力,这段塘河逐渐有了如今的起色。
“治水不是一个单体工程,它是一项关联全局的工作,涉及政府部门、市民、经济发展方式、具体治水措施等很多方面,所以要有一个着眼长远的系统规划,和一套持久稳定的措施。”戴刚说,这段塘河从“久治不愈”到较好复原的背后,正是因为坚持了这一点。
曾到塘河实地考察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内治水专家王浩,也认为治水是一个持久的过程。他说,这意味着政府需要决心,并且是历任政府都有一致的决心,它不是“从头来”,而是“接着干”,只有这样温州的治水才能收到更大的效果。
样本
启示
治水,让好景“长”在
温州治水近年来步子迈得很紧,成效也有目共睹。但客观地说,无论政府部门督查调研,还是新闻媒体实地走访,都曾遇到过久治不清的河道水域。其中,仅个别属于污染之后从未好转,而多数是曾经好转,可惜“好景不长”。
是什么让这些河道难以“治愈”?不难发现,有的地方为了短期见效,做了清淤疏浚,但舍不得在管网改造上下力气;有的地方受制于产业结构的缺陷,岸上违章拆拆建建,循环往复,重污染企业赶走一批又回来一批;有的地方纠结于有限的财力和土地,治水提质基本上处于蜗步而行,小罗匠钉锅式的修修补补……总之,一些穷于应付、捉襟见肘的做法让河流难以真正回归清流。
反观瓯海大道至南白象这段塘河的治水之道——从淘汰污染密集型产业,到河岸一体的系统性规划,到政府民资联合推进的治水模式,再到控源、截污、疏浚、调水、绿化的综合施策,一气解决了要素保障、政策连贯性、措施系统性等问题,实现长效治水。
当前,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治水也应该相应地进入一种政策可持续、规划有前瞻、模式有创新的新常态,避免“应付眼前事”。治水的新常态唯有被普遍适应,温州城里的河流才能拥有更好的命运,才能更有力地倒逼经济转型。
共同参与 维护家园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