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11月24日讯 “要做到每一寸山‘青’,每一滴水‘净’。”这不仅是省委主要领导在去年6月,安吉县创建我省首个“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后,对当地水利工作寄予的厚望,更是安吉全县人民的热切期盼,以及新常态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突破点。
围绕着“山青水净”的总体目标,安吉县全盘谋划,将“五水共治”、中小河流治理、水生态文明试点县建设等工作相结合,利用水利部浙江省安吉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的科研优势,让安吉净水长流,青山更青。
岸净水清儿时美景今重现
梅溪镇5公里长的东河浜曾是西苕溪的重要支流,但30多年前东河浜上游被一道水坝截断,清流变死水,杂草疯长,蚊蝇滋生,并且成为了老百姓的垃圾场和排污池。
今年年初,按照“五水共治,治污先行”的理念,安吉县生态文明办公室总牵头,组织水利、环保、城管等部门开展了“三河”问题排查摸底,初步排出泥河、浑泥港、西亩溪3条垃圾河总长30公里,东河浜、新天子河道2条黑臭河总长6.3公里。
清淤泥、引活水、拆违建、造公园,多举措齐头并进,并提前4个月完成整治工作,鱼跃虾游,花红柳绿,东河浜新颜胜从前。老百姓在感受美好生活环境的同时,治水积极性日渐高涨,有的民众还主动联系媒体,监督河道治理过程。
东河浜的治理充分体现了安吉“清三河”工作“统”、“快”、“管”三大特色。
河道的问题,表象在水中,根子在岸上,因此要“水陆统筹”,方能标本兼治。为此,安吉把拆除沿岸违建与“清三河”结合起来,把河岸美化绿化与“清三河”结合起来,联动推进“三改一拆”、“四边三化”、“五水共治”等各项工作,破解治理难题。
“快”指快清、快整、快治。自今年1月“清三河”工作正式启动以来,安吉分别用时2个月、4个月,在全省率先完成垃圾河、黑臭河整治任务,累计共拆除沿岸违建7423平方米,河道清淤81.55万方,整治排污口27个,整改畜禽养殖场5家。
治理成果得来不易,长效“管”同样重要。安吉全面落实“五级河长制”,在全省率先实行“限药、减肥、禁烧”,相关村规民约实现全县207个村(社区)全覆盖,切实减少了河道污水来源。该县还在全省首创环境执法侦查大队,并制定出台了《河道环境长效管理办法》,严厉查处企业和个人非法倾倒、污染河道等行为,确保河道保洁常态长效。此外,安吉还健全完善了综合考核体系,加大“三河”整治管理指标考核权重,确保“三河”月月清、日日清、时时清。
良好的工作成效使安吉县被评为全省首批“清三河”达标县。
与此同时,安吉母亲河西苕溪的“清水入湖河道整治工程”也如火如荼地开展着。该工程旨在通过苕溪流域入湖河道整治,减少入太湖的污染负荷,减轻河道内源污染,改善太湖和苕溪流域的水环境状况,提高区域防洪排涝能力,兼顾航运等综合利用。
整治工程将在传统水利工程的基础上,引入生态措施,通过生态护岸、亲水植物等生态工程实施,进一步改善工程区水生生态环境,从而达到“水畅其流,清洁入湖”的目的。
儿时的美景重现,带给人们更好的生活体验的同时,也激发出人们对生活环境更高的憧憬与追求。安吉县水利局举办的“寻找不可游泳的河”、“寻找美丽河道”摄影比赛等活动,受到当地群众热烈追捧。在这股上下联动的治水热潮带动下,清流潺潺中的安吉越发美好。
生态治水让环境更健康
从杭州出发,沿杭长高速一路向北,在安吉境内第一个隧道前,幽静古朴的村落在山谷间静静铺陈开来。袅袅炊烟随着微风在青山翠竹间环绕,清澈见底的河水穿过村子,间或在堰坝上跳出几朵浪花,弹奏出轻快的曲调,映衬两岸层层叠叠的红叶绿松,初冬的暖阳下活力依然,寒凉之气似乎都减了几分。
这个村子就是位于凤凰水库库尾的双一村,安吉水环境优美村创建试点之一。该村丰富的山林资源需要水的滋养,流经村子的双一河是安吉县重要的城镇生活饮用水源——凤凰水库的重要水源之一,因此,双一村水源养护责任重大。
为保护水源,早在2010年,该村就率先将禁止村民在山区、林区使用草甘膦等农药写入村规,如今此村规已推广至安吉全境。此外,双一村人十分注重自己的生活行为,现在该村的李村自然村已建成150多个污水处理池,处理生活污水。村里还建了5座公厕和80多个垃圾箱,成立保洁队将垃圾每天清理出去填埋。
看着水墨画般的美丽村庄,双一村的村民不再开山毁林,而是让河水带来的“生机”变“商机”,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重点,发展与生态在这里达到了和谐统一。
上游村民治水积极性高涨,安吉水利工作者也不甘人后。水,是串起整个生态圈的无形链条,不仅要护,更要养。安吉水利部门大胆假设,小心论证,在凤凰水库双二库尾建起了生态景观湿地,为当地环境人工造“肾”。
凤凰水库双二库尾原有一片约3.5万平方米的浅滩地,当地村民在滩地上零星开垦蔬菜地,随意施肥,且垃圾到处都是,成为饮用水水源地的安全隐患。2013年6月,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和安吉县水利局签订了共建“水生态文明示范县”合作协议,确定建设凤凰水库双二库尾生态景观湿地工程。
时光匆匆,如今这片人工湿地已真实呈现在人们面前。总投资300万元的生态景观湿地,选用了一批“多种、多层、高效、稳定”的乡土植物品种,营造出由“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沼生植物”组成的湿地植被景观。建成的湿地不仅起到净化水质的功能,更提升了双二库尾的水环境景观,改善了双二村人居环境,加强了凤凰水库水源保护和水生态修复,防治了面源污染。
“环境好了,大家都愿来,钓鱼的、烧烤的、野营的。”安吉县水利局工作人员既欣慰又焦虑,“这说明湿地建得好,但来的人也给湿地造成很大负担,破坏性更强。虽然加大了管理力度,但也希望广大来客配合,珍惜来之不易的湿地。”
凤凰水库双二库尾生态景观湿地的建成,为安吉县乃至更多地区大中型水库库尾前置湿地提供了成功模式,更对推进安吉水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安吉还将投资800万元,在老石坎水库再建一片生态景观湿地,让整体环境更健康。
护土养水用科技固本培元
安吉的小学教育与别处不同,学生们还有一门10分的必修课——水土保持。这门课有专用教材和专门的课外实践讲堂——水利部浙江省安吉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
在多数人眼中,安吉高达75%的植被覆盖率、71%的森林覆盖率,似乎使其不存在水土保持问题。但身为著名竹乡、茶乡,安吉水土流失问题不容忽视。当地水土保持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2004年开建全省首个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2009年该园被水利部正式命名为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2012年被水利部、教育部命名为全国中小学水土保持社会实践教育基地。
园区位于安吉县递铺镇净土社区,面积57.88公顷,集技术示范、科学研究、推广应用、科普教育为一体,分为预防保护区、工程措施示范区、植物措施示范区、水土流失监测研究区和科普教育展示区等五大区。建园以来,该园区已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项、市厅级科研成果奖2项、县级科技进步奖4项。依托科研院所,园区成功将成果应用到水土流失治理、水环境整治及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中。2000年以来,累计推广应用400余万亩,新增经济效益6亿多元。
安吉是著名的竹海,竹农习惯将地面原有杂草清除干净,确保竹子获得充足营养。但种植两三年后,竹子却生长不良,甚至死掉。为此,园区专门在水土流失监测研究区开辟了两块土地进行对比研究,发现造成原因恰恰是拔掉杂草。竹子的地下茎入土不深,加固土壤能力差,缺乏杂草的竹林水土流失严重,竹子自然长势差。
研究成果改变了竹农的种植习惯,杂草不再惹人厌,百姓的生活随着竹子的茁壮成长节节高。
园区有块儿向阳的山坡,山顶和山脚是原有植被,山腰2/3的面积种白茶,但茶园与别处不同,整齐的茶树间不合群地站着一些灌木。园区工作人员说:“这叫给山坡‘穿衣戴帽’。”
安吉是著名的白茶之乡,以往茶农种茶总将整片山坡开垦出来,造成水土流失,影响茶树生长。“穿衣戴帽”的种植方法,借助山顶原有植被的茂密树冠减缓雨势,发达的根系抓牢土壤;茶树中夹杂的灌木留住土壤,助力茶树生长;山脚原有植被则留住了茶园中冲下的土壤。
“别看梯田边的绿色藤蔓不起眼,却是我们当地水土保持的宝贝。”园区工作人员指着深绿色藤蔓植物说。这种植物叫络石,对土壤要求低,且抓地力强,可加固土壤。“这是安吉本土植物,对生态环境负面影响小,非常适合种在河道两边,加固河堤,防止水土流失。我们已经开始人工培育,下一步会在全县推广。”
这种通过科研论证,将本地特有植被运用于水利建设的方法,是安吉水利建设发展的方向。“龙王山的一些石头上长有苔藓,完善了生态系统,也美化了环境。水库消落带上也可以考虑种植苔藓,不影响安全,还能净化水质,形成景观。我们正进行相关研究。”安吉县水利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制度创新建管并重有新招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涉及子孙万代的水利工程更是如此。安吉水利工程“建管并重”中的“管”,不仅在于水利工程建成后的长效管护,更在于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管理。
水利工程建设虽有监理单位负责工程建设的监督工作,但多年经验表明,有时候监理放松了工程质量监管。为此,安吉县水利局在聘请工程监理的基础上,引入第三方对工程进行跟踪管理,严把质量关。
此外,安吉县水利局还在重点工程的工地上安装了高清360度全方位视频监控系统。“水利日常工作很多,工作人员不可能时刻在工程现场把控质量。有了监控系统,工作人员在办公室就能了解工程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安吉县水利局负责人介绍说。
发挥视频监控系统作用的同时,安吉县水利局还动员了老干部,并加强了审计工作,织就了一张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网。这张网上还有一根重要的网线,就是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不良行为记录档案。因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不过关而记入该档案的水利建设市场主体,3年内在安吉境内不能承接任何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今年8月份,该县4家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便被记录在案。
水利工程建设往往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以往依靠中央或地方政府财政拨款的单一资金来源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水利建设的要求。为打破资金不足导致的水利建设发展瓶颈,2012年,安吉县县级水利集中项目法人安吉县水利建设发展总公司成立。至2013年底,该公司开办资金增加到4亿元,总资产达10.63亿元,投融资平台初步建立。
水利公司的组建虽为安吉县重点水利项目的推进奠定了基础,但配套资金的缺乏依然制约该县水利发展的进程。安吉县水利局在县相关部门协助下形成了政策性银行为主,商业银行为辅,信托、私募配套的总体融资方法。该公司先后和国家开发银行、中信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了接洽,并于2013年初和中信银行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截至目前,该公司共融资5.3979亿元,及时缓解了安吉县水利建设资金短缺难题。
火红的落叶自树梢悠然飘落,引得水中鱼儿纷纷浮上水面争抢嬉闹;一行白鹭展翅而起,掠过水面飞上湛蓝天空。“清三河”、西苕溪清水入湖整治工程、水生态文明试点县建设、水环境优美村创建等工作的开展,令安吉的山越发坚挺、水越发灵秀。安吉满溢的治水热情,科学的生态治水方法,让人们对当地水利治理成果信心满满,对“山青水净”充满期盼,也让小城更如其名——“安且吉兮”。
共同参与 维护家园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