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塘村是常山最偏远的山村之一,从县城到村里有1个小时车程。乘车经过山路十八弯后,记者来到青山环绕的黄塘村,却见一片繁忙的景象:建筑工地上机器轰鸣、车流不息,工人们紧张作业……
“村里正在建旅游集散中心。”在隆隆的机器声中,廖红俊扯着嗓子告诉记者,这个中心投资300多万元,明年5月就能接待游客了。
黄塘村地处偏远,但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还有丰富的萤石等矿产。过去,村里曾引进客商开矿,虽然增加了集体收入,但山体被挖得伤痕累累,生态破坏严重。
“这种钱赚不得,得不偿失啊。”2002年,廖红俊当选村支书,开始谋划山村的转型发展之路。但是不采矿,村里靠什么发展,村民靠什么致富?眼前的绿水青山进入他的视野:这不就是一座座金山银山吗?
廖红俊和村干部从治理村容村貌干起,拆掉露天厕所,整治“赤膊墙”,清理河道垃圾,实施村庄亮化、绿化工程,昔日脏乱差的山村变漂亮了。
“美丽乡村也要出效益。”这些年,每当廖红俊看着古朴的山村、秀美的山峦、清澈的河流,一个生态休闲旅游计划应运而生,其中一个项目就是漂流。
去年,这一项目开始实施,但说来容易做来难。“为试船,他自己被撞得遍体鳞伤。”村民陈荣祥说,每次买船回来,廖红俊总抢着试漂。由于有的船质量不好,加之河道尚未处理好,试漂时几次翻船。为确保游客漂流安全,廖红俊和村干部四处寻找质量过硬的船只,还到江山、柯城等地漂流基地取经。
今年8月,常山第一漂——“八面山漂流”投入营运,当天吸引300多名游客前来体验。今夏,村里仅漂流门票收入一项就有近30万元,还解决了30多名村民的就业问题。在这一项目的带动下,村民还开起5家农家乐,更多的村民卖起了番薯干、山茶油等土特产。
在廖红俊推动下,目前村里成立了山茶油专业合作社,发动农户参股,入股农户的山茶油实行统一精加工、包装和销售,解决了销售难问题,还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如今,村里还和省农科院合作,种植食用菌、紫番薯、黑木耳和向日葵,村民们的腰包鼓起来了。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