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万亩的平整土地,一望无垠,这是德清县洛舍镇砂村昔日的矿山。“加以平整规划后,这里将会诞生一个1万亩左右的绿色工业园区。”去年,为了加快平台推进,德清经济开发区专门设立了砂村规划建设局,该局局长沈卫国说,目前,整个平台的北区道路已经建成,部分绿化也已经完成,今年将着力完成南区道路和绿化。伴随着基建的热火朝天,电商物流、装备制造等项目正在洽谈中。
废弃矿山变身工业园,这是我市废弃矿山变废为宝的生动个例。“在废弃矿山治理中,如何合理利用其土地资源,是一个重大课题。”市矿治办副主任韩新伟说,废弃矿山不治理容易引发扬尘、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治理好了,就可变身建设用地、耕地、景观绿地等。去年以来,我市完成在高铁、高速、国道、省道“四沿”可视范围的38座废弃矿山治理,通过治理,完成治理总面积13364.7亩,其中腾出可利用复垦面积为1731.5亩,建设用地面积为755亩。
眼下天气有点冷,吴兴区道场乡道场浜村的九里红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仍是一片火热场景,游客采摘、垂钓,尽情享受休闲生活。如果不是山间出现的矿坑,真难以想象,这里曾经是满目疮痍的废弃矿山。有关部门和当地政府通过削坡除危、河道淤泥冲填、平整、回填耕作土等方法,新增了农业用地270亩。“真没想到,废弃矿山也能成为金山银山。 ”承包此地的石晓龙在这里建成了生态休闲农业基地,在复垦的土地上种上了瓜果苗木,水塘放养了青鱼、草鱼、鲢鱼等,并建起了农家乐。
作为全省的矿业大县,长兴县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矿山企业从2003年的400多家锐减到如今的24家,长兴县心里有本“清楚账”。“在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建设用地空间越来越紧张的双重引力下,通过矿地平整、实现矿地利用不仅能有效改善废弃矿区的生态环境,更能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提供宝贵的用地空间。”长兴县矿治办有关人员说,2013年,在已治理42座废弃矿山的基础上,县里提出用3年时间再完成56座废弃矿山治理目标。目前,已完成31座治理任务,其中完成边坡生态复绿3127.2亩,入驻企业9家。
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工则工、宜景则景,如今,不同“身份”下的废弃矿山正在不断发挥、放大着生态与经济的双重效益。“由于我市矿山开采的历史比较久,需要治理的废矿基数比较大,这是难题也是可挖掘的空间。”韩新伟说,这种情况下,我市建立多渠道废弃矿山治理资金筹措机制,一方面盘活存量资金,真正做到“取之于矿山、用之于矿山”,另一方面,激活民间资金,通过公开招投标的办法,让矿山企业主参与废弃矿山的治理,以解决政府资金的不足。目前,全市共有8家矿山企业主参与废弃矿山的治理。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