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月11日,《人民日报》第七版“干部论干事”专栏刊登了衢州市委书记陈新的署名文章《以生态促转型以转型保生态》,文章从坚持生态第一理念、围绕富民第一目标、强化改革创新第一动力三个方面,阐述了衢州市坚持生态优先、转型为重、民生至上,以生态文明建设促转型升级、以转型升级保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和做法。现将此文全文转载。
以生态促转型以转型保生态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如何在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同时,加快转型升级,实现生态富民,找到一条既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又顺应人民群众意愿的发展新路?近年来,浙江省衢州市坚持生态优先、转型为重、民生至上,走出了一条以生态文明建设促转型升级、以转型升级保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路子。
坚持生态第一理念,把转型升级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统一起来。习近平同志指出,保护生态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特色产业优势,依靠“绿水青山”求得“金山银山”。最近,浙江省取消了对衢州GDP、工业增加值的考核,代之以水质、空气质量两项指标。这一举措并不意味着衢州市不要发展了,而是要求我们进一步明白“有什么、要什么、做什么”,做到加强生态保护、发展生态经济、实现生态富民。生态是衢州市的命脉和最大优势。失去生态这个优势,转型升级就是一句空话。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生态第一理念,在发展中保护生态,真正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把生态资本转化为发展资本,努力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样板。为此,我们加大大气复合污染防治力度,坚决限制和淘汰高能耗、高排放的产业和企业,不断改善空气质量;结合“三改一拆”(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改造和拆除违法建筑行动)、“四边三化”(在公路边、铁路边、河边、山边开展洁化、绿化、美化行动)、“双清”行动(清理河道和清洁乡村行动),开展农村“赤膊墙”集中整治(对农村房屋外墙没有粉刷的进行装修),加大河道采砂整治力度,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围绕富民第一目标,在绿色发展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衢州市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全省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老百姓对富裕起来有着更急迫的要求。只有切实解决让人民群众富裕起来的问题,才能赢得民心。这就要求我们既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又加快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进而促进群众持续增收。为此,我们通过扎实推进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国家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等工作,推动产业改造提升。坚持以生态循环理念发展现代农业,重点抓好“一村一品”、家庭农场培育发展和有机农产品培育认证。围绕打造浙闽赣皖四省交界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中心城市的目标,把全市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谋划,全力推进一批大项目建设,在富民上迈出坚实步伐。
强化改革创新第一动力,充分调动以生态文明建设促转型升级的积极性。以生态文明建设促转型升级,是一项长期工程,也是一项艰苦工作。长期以来,一些领导干部习惯于粗放型增长模式,逐渐形成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对以生态文明建设促转型升级缺乏自觉,在工作中也找不到有力抓手。以生态文明建设促转型升级的动力从哪里来?只能从改革创新中来。衢州人长期受农耕文明影响,一些人求稳有余、闯劲不足,由此带来民间资本活力不强,内生动力比较缺乏。为此,我们坚持向改革创新要红利、要增长、要转型,坚持政府自身改革与经济社会领域改革一起抓,努力构建创新驱动发展体系。同时,大力加强领导干部能力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充分调动各方面以生态文明建设促转型升级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