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及时报 正文
水文化:清明思远 宁波市将大手笔进行三江水环境治理
2015-04-05 08:35:34 来源: 宁波日报 作者: 方 石

  今年,我市将大手笔进行三江水环境治理,恰逢清明,联想到这一节日所蕴含的水文化,不由得思绪翩翩。

  清明的文化韵味是丰厚的。一卷《清明上河图》,留下了大量的清明记忆。如果我们对清明节追本溯源,实则起源于水文化。据《中华传统故事·节庆篇》介绍,尧在位时,天下大雨,积水成灾。大禹经过13年的治理,疏通了九条大河。大禹治水后,天清地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祈求天下太平。

  随后,大约是在夏代,清明成为一个节庆,古称“三月节”。这是一个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人们在这一天踏青、插柳、远足、游春,在水边嬉戏,这就需要一个清明的水环境。《诗经》中的《溱洧》、《褰裳》,记录的就是在“三月节”,青年男女在溱水和洧水边游玩的情景,“子惠思我,褰裳涉溱”(你若对我有意,就提起衣裳涉过溱水)。我想,那时的溱水和洧水一定是很清明的。

  江河浩漫,不舍昼夜,周流无滞。观水悟道,我们应该清醒:大禹所除水患,是洪涝,而我们所面临的水患,是深度污染。这是比治理洪灾更为艰难复杂的工程。前些年粗放式发展,很多河流污染严重,以至于有人感叹“俟河之清,人寿几何?”不仅当代人深受其苦,更可能危及后代子孙,可谓时不我待!

  大禹是在洪水环境中产生的英雄。据古籍记载,大禹所疏之九河,姚江亦在其内,这是令我们倍感亲切的。大禹当年治水,“令人民聚土积薪,择丘陵而处之”,自己冲在抗洪救灾第一线,手握木锸,不辞辛劳,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留下了“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佳话,成就了万古流芳的伟业。中国又叫“禹域”(大禹治水之邦),便是历史和人民为大禹建立的一座丰碑。

  当此清明之际,作为大禹的后代,就在大禹治水的地方,我们更有理由明志:弘扬大禹治水精神,“五水共治”,锲而不舍,还江河以清明。

编辑: 单世高(实习)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 【专题】中央环保督察即时报

  • 武义稻田现巨型龙舟

  • 1
  • 2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