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原创 正文
2015“最美环保人”候选人:储云峰
用脚步丈量桐庐 用坚持实现农村污水治理全覆盖
2015-05-21 09:59:38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储云峰, 1970年出生,中共党员。2005年部队退伍后在桐庐环保局工作,现为负责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的副科长。2009年以来,他连续三年被评为桐庐县“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先进个人”;2010年、2014年获“杭州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3年获评桐庐县劳动模范。

  书写:环保路上的“老兵新传”

  桐庐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着力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入手,自2007、2008年相继完成农村安全饮用水、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覆盖之后,又于2009年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的坚定目标,并将这项重点工作交由桐庐环保部门牵头。农村生活污水点多面广,地形错综复杂,治理技术没有成功的示范借鉴,在农村环境整治领域是一项公认的难点工程。

  作为具体承接这项牵头工作的环保局生态办的同志们没有被困难吓倒,储云峰更是拿出了军人铁骨豪情,克难攻坚,全身心投入到这场与农村污水作战的斗争中。而作为刚从部队转业不久,没有经过环保专业技术培训,又必须牵头承担一线技术指导服务的储云峰来说,面临的技术难关更是可想而知,但坚持不懈的学习和钻研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成果——2013年,桐庐县如期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目标,同时,该项项工作得到了国家、省、市各级领导和专家的充分认可,国家、省、市先后多次在桐庐召开现场会推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共有来自全国的200余批次媒体人先后对此项工作进行采访报道,也先后吸引来自全国500余家兄弟单位前来考察学习,在全省乃至全国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在积极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工作的同时,储云峰还积极配合中科院、浙大专家们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利用新技术。桐庐县在2014年又率先完成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利用全覆盖工作,为桐庐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添上了浓厚的一笔。

  几年来,桐庐县连续被杭州市委、市政府评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综合考核优秀单位,先后荣获“国家生态县”、“国际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最美县”、“中华宝钢环境奖”等荣誉......这一项项耀眼荣誉的背后,倾注了多少像储云峰一样踏踏实实,甘于奉献的桐庐环保人的艰辛和心血。

  今年44岁的储云峰,在部队是空军某部一位优秀的地勤保障兵,当兵17年,他曾以出色的表现两次荣立三等功。2005年,从部队转业到桐庐环保局具体从事生态工作,面临专业技术归零和本领恐慌,储云峰用了三年时间,走遍了全县183个行政村403个自然村数千个生产组,掌握详情。他熟悉桐庐境内每一个村庄、每一条溪流、每一条大路甚至每一条小巷,每次去现场,他就是大家的导航,被同事们戏称为“活地图”。因为他了解农村情况、熟悉乡土风情,使得桐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各项工作举措能真正结合桐庐农村环境实际,因地制宜、因村制宜,灵活机动,多模式推进落到实处。他那朴实的为人、顽强做事的风格和谦虚好学、不耻下问的精神,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也完成了他人生的第二次重大转折点,完美地谱写了军旅人生又一部“老兵新传”的成就篇章。

  探寻:生活污水里的“生态红利”

  2009年始,桐庐县委、县政府作出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重点民生实事工程的决定。这是一项惠及全县百姓的“民生造福工程”。

  桐庐县共有40余万人口,其中农村人口30万左右。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生活污水成为全县水环境的重要污染源。一直以来,农村生活污水直排,夏天蚊蝇肆虐。不仅影响村容村貌,更对全县水环境及百姓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据统计,桐庐县农村生活污水年排放量约500万吨,相当于10-15家万吨规模造纸企业排放量之总和!

  这是一场艰苦卓绝的硬仗!最难的还是老百姓的观念:长期以来,农村群众对污水直排早已“见怪不怪”,他们中许多人甚至对建污水处理池认为是“瞎折腾”。

  作为牵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现场具体负责人,储云峰意识到,要改变老百姓的观念,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能从心里真正接受治理模式,而且要“眼见为实”。因此他建议选择合适的村先做示范工程很重要。

  为了打响全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第一炮”,首先选二个村先试点。为排除新技术应用常出现的“水土不服”问题,能让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新技术在桐庐成功“落地”,他与设计单位技术人员吃住在现场,并与当地镇村干部认真探讨工程选址的合理性和工程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几大环节,在两个试点村整整苦干了三个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试点工作取得了极大成功,污水处理工艺主要采取生态湿地模式,农村百姓亲眼见证建筑垃圾堆、臭水塘变成了漂亮的小花园,谁也没有把它和污水工程挂上勾,真正实现了污水净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的神奇效果,极大激发了村干部实施此项工程的积极性,桐庐县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得以全面铺开,储云峰更忙了。

  三年中,他起早摸黑,脚步匆匆地从这个村,奔到那个村。哪里需要指导,无论是节假日、还是早晚下班间,他都能第一时间响应。这么多的村全面铺开,生态科就这么几个人,怎么办呢?因此,“时间等不起!”是他常说的一句话。为了确保污水工程质量,确保如期完成任务,无奈之下,他只好把家里的事全都丢给妻子,甚至在女儿最需要关怀的中考期间,他也无暇顾及,惹得妻子一度与他闹矛盾,经常到当时分管此项工作的汪局长处诉苦,在汪局长的调和下,他的工作取得了妻女的支持。从此,储云峰对工作更投入了。在工程推进中,他敢放黑脸,严把工程质量关。有天中午巡查,某村施工员正在把一批老管子混进新管子铺设,正好被储云峰撞了个正着,他怀疑该施工段趁技术人员休息时以次充好,就坚持对已铺管道进行检查,最后把已铺设的部分老管全部返工,把施工单位弄了个“灰头土脸”,再不敢以次充好了。还有一次,某村的污水池建设标高与设计图不符,如不纠正,今后可能导致污水倒流。储云峰坚决要求按图纸返工,施工单位见返工损失较大,托村干部求情,储云峰叫来技术人员认真对说情的村干部讲明了如不返工对工程造成的后果,村干部理解了,共同督促施工单位按图纸进行了返工。施工单位因此损失了7万元心里有意见,可大多镇村干部都对储云峰的顶真翘拇指说,别看老储平时和和气气的,可谁如果在质量上做手脚,他可就变成“黑脸老包”了,谁也唬弄不了他!

  挖掘——垃圾分类中的“绿色富矿”

  2014年,桐庐县又在全国率先实现农村垃圾分类行政村全覆盖,并荣获杭州市特色创新项目第一名。说起这项工作的开展,大家都说储云峰有功劳。

  继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工程的全面推进,桐庐县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桐庐县的生态文明工作始终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2011年6月30日,浙江省首个生态日启动仪式决定在桐庐县阳山畈村举行,时任浙江省委赵洪祝书记将亲临现场启动,阳山畈村作为全省首批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决定探索垃圾分类工作。储云峰又一次成为了这项任务的中坚力量。就像治理农村生活污水一样,他又开始了新的征程。

  根据局领导的指示,储云峰和生态科同志去浙江舟山象山县考查农村垃圾分类工作,对象山县推行的传统堆肥工艺进行了深入学习研究。之后,他向一直指导桐庐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中科院周传宾博士请教垃圾分类综合利用相关知识,周博士对桐庐探索农村垃圾分类工作深表支持,并经引荐,将台湾一套可堆肥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赠送桐庐阳山畈村,储云峰和同事们欢天喜地接来了这套台湾设备,并和台湾专家、中科院专家一起让这套设备快速产出了有机肥。生态日启动仪式上,这台能让农村可堆肥垃圾变废为宝的机器引起大家浓厚的兴趣,也为桐庐领导之后作出全面推行农村生产、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决策奠定了基础。

  之后,台湾设备在大陆农村的日常运用常常出现“水土不服”,电压和零部件的不适应难坏了储云峰和阳山畈村的干部。为了让这台设备正常运行,他凭借自己在部队掌握的机械技术功底,请来了县里的机械工干脆把这台机器拆开,和中科院博士一起一个一个部件进行研究改良,终于让这台机器适应了我县农村的水土。同时,通过这次的探究,他们也终于摸到了其中的“门道”,干脆自己购买配件“造”起了一台适应性更强的设备。造设备让储云峰这个“土专家”更让人信服了!2012年,中科院生态研究中心和桐庐县环保局监测站对“垃圾处理设备”进行了专利申请,并已授权。2013年,桐庐县开始探索制造农村可堆肥垃圾制肥设备,同年,桐庐县委、县政府也将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利用行政村全覆盖纳入重大民生实事工程进行全面部署。储云峰又忙开了。

  开展垃圾分类,最难的是“习惯”。老百姓对垃圾倾倒之前还要“拣一拣”感觉很不习惯。可如果垃圾源头分类无法实行,那么“垃圾资源化利用”最终注定会落空。

  为了真正做好农村垃圾源头分类,储云峰和同事们每天来回奔波于乡镇和村庄,他依靠镇村干部和广大党员干部,一边大力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一边积极总结推广部分村好的举措和做法,如横村镇阳山畈村的“积分奖励”模式、莪山乡中门村的“身份明示”模式、旧县街道母岭村的“星级评比”模式、江南镇环溪村的“红黑榜单”模式等。通过大力推广这些“接地气”的激励机制,有效带动了农户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桐庐农村垃圾源头分类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为让“土生土长”桐庐自己制造的机器设备在全县农村安家,储云峰每天在各村工程现场做技术指导,工作强度是可想而知的非常大。拿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白天从这个垃圾堆,奔到那个垃圾堆,晚上做梦还梦到垃圾!”在他不懈努力下,至2014年,全县145个垃圾资源化点全面建成,桐庐县又实现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利用全覆盖!

  “吃进去的是垃圾,吐出来的是肥料”:农民们亲眼见证了这样的神奇:过去令人头痛的瓜皮果壳等生活垃圾,经过“资源化垃圾处理设备”处理后,垃圾成了有机肥,成了农民争抢的“香馍馍”。如今,不少行政村都在考虑,下一步要将垃圾制成的有机肥经过包装,推向市场!

  桐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和“垃圾资源化工程”都走在全国前例,来自各地的参观考察者纷至沓来。

  成功地喜悦是醉人的,可储云峰还是储云峰。参加工作10年来,他累计加班2300小时,约合288个工作日。他的手机一天24小时开机,只要工作需要,他随时奔赴现场。可他说:“能成为桐庐生态环境的‘卫兵’,我自豪!

编辑: 季建荣

共同参与   维护家园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 【专题】中央环保督察即时报

  • 武义稻田现巨型龙舟

  • 1
  • 2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