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及时报 正文
治水,倒逼转型升级—浦江纪行
2015-05-27 08:11:44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邓国芳 洪建坚 朱舒蔚

  浙江日报5月27日讯 位于浦阳江源头的浦江县,它的发展路径、发展模式和发展历史,正因治水而改写。

  浦江县以治水为突破口,成为全省首批“清三河”达标县。图为贯穿城区的浦阳江

  “污染河流、毁坏家园,哪怕是‘金饭碗’,也得砸了!”2013年5月6日,围绕省委、省政府“以治水为突破口,坚定不移推进转型升级”的决策部署,浦江在全省率先打响浦阳江水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彼时,以低小散水晶业为代表的污染行业,在富裕百姓的同时,也将浦江的自然生态推向了绝境。“坐在垃圾堆上数钱,躺在病床上花钱”,曾是浦江畸形发展的真实写照。

  两年后的今天,记者再次来到这里,探访企业,穿行城乡,但见洗去水晶污垢的浦江,已展露出清丽秀美的本色。遇到的所有采访对象,几乎都会用“翻天覆地”来形容浦江治水前后的嬗变,神情里满是自豪。

  更为震撼的是,经历两年的阵痛后,这片乡土迸发出来的后劲和活力:现代化的水晶产业园内,168幢厂房拔地而起,7月就将陆续投入使用;沉淀的民间资本竞相涌入现代农业,仅大棚葡萄种植就新增1万余亩;年轻人纷纷返乡创业,去年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达87亿元,一跃成为我省电子商务试点县;民宿建设如火如荼,乡村休闲旅游业呈现井喷式发展……

  “令我们振奋的是,当浦阳江水清澈流淌起来时,浦江也彻底活了。”浦江县委书记施振强说,在治水倒逼下,浦江的自然生态、政治生态、社会生态、文化生态和经济业态,都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化。今天的浦江,已成为我省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试点县,将沿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路子坚定地走下去。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样的GDP不要也罢”

  2012年初冬,记者首次来到浦江时,曾被这里的极度浮华所震惊:夜晚9时过后的县城,依然灯火通明、车水马龙。即便走到很偏僻的杭坪镇寺坪顶,都能见到高山村落里,开着移动、联通的通讯服务店。

  当地人告诉记者,浦江的这般繁华,是因为有体量庞大的水晶产业在支撑:作为“中国水晶之都”,全县共有2.2万家水晶作坊,遍布城乡每个角落;发展高峰时期,本地38.8万居民和37万外来人员中,至少有20万人直接从事水晶生产。浦江人的第一桶金几乎全来自水晶行业。绝大多数加工户直排偷排污水,两万多家水晶加工户上交税收只有3000万元。在外来人员眼里,这里是没有门槛的“创业天堂”。

  掀开经济繁荣的表象,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极度“危险”的浦江:全县577条大小河流中,90%沦为牛奶河、垃圾河、黑臭河,沿河居民不敢开窗生活,老农不敢下地种田,农妇不敢下河浣洗;无论是本地居民还是外来人员,从这片土地上获取财富后,却争相到金华买房子;有的居民,时不时取来河水到当地环保部门投诉……那时的浦江,无论是社会治安、卫生面貌,还是城市建设、民生事业,都远远落后于全省。

  浦江,因水而名。浦阳江、壶源江,这两条钱塘江上的主要支流,皆发源于此。县域内溪流众多,仅浦阳江就有32条支流,其中10公里以上的有11条;壶源江亦有14条较大支流。深厚的水文化,铺陈出浦江“文化之邦”、“书画之乡”的人文底蕴。水之于浦江,就像灵魂之于躯体。

  “整治前,曾经孕育了浙江‘万年上山’文明的浦阳江,不能饮用、不能洗涤、不能灌溉,甚至不能触碰,已经丧失了它作为水的所有功能。”回顾治水的心路历程,施振强痛心地说,“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样的GDP不要也罢!”因为水环境问题突出,老百姓反映强烈,浦江曾两次下决心整治水晶业,但因利益冲突,遭遇强烈抵制,工作陷入困顿。

  转机出现在2013年的春天。2013年初,针对全省多地环保局长被“邀请”下河游泳等一系列事件,省委、省政府以“重整山河”的雄心和“壮士断腕”的决心,打响铁腕治水攻坚战,要求各地以治水倒逼转型发展。而水环境污染最严重、矛盾最突出的浦江,首当其冲被列为全省重点。省委书记夏宝龙亲自督战浦阳江,要求在浦阳江水环境综合治理上“撕开口子、杀出血路”,推进全省河道清理和清洁农村行动,“以治水为突破口推进转型升级”。

  同年5月6日,浦江打响全省水环境综合整治的第一枪。一场轰轰烈烈的水晶产业整治行动迅速席卷浦江全境。不破不立,恰恰是这一抉择,融化了浦江被水晶凝固的社会生态,改写了浦江的发展路径和历史。

  “洗去水晶污垢,浦江原来如此美丽”

  小满时节,我们沿着浦江境内的主要河道一路寻访,目之所及,溪水奔流、白墙黛瓦、草木葱茏,好一派浙中山乡风光。

  在县城的西溪公园,早起晨练的城市居民,向着清澈流淌的溪水,舒展身体,尽情呼吸。“两年时间,西溪就回到了30年前,甚至比以前更清更美,简直不敢想象。”75岁的陈有则老人感慨地说,要知道,西溪曾是条垃圾河、黑臭河,沿河居民十余年不敢开窗。

  两年来,浦江借势发力,以治水拆违为载体,共关停水晶加工户19518家,拆除违法建筑572万平方米;关停印染、造纸、化工等污染企业300多家,关停率达55%;关停低小散畜禽养殖场671家,规模养殖场实现畜禽排泄物100%零排放和100%全利用。在这场治水战役中,共有789人因环境违法被依法处理,其中行政拘留288人、刑事拘留59人,决心之大、力度之强,前所未有。

  在铁腕整治污染源的基础上,浦江又投入50.9亿元,实施46项“五水共治”建设项目,改造提升城市和乡镇的污水处理设施,建成翠湖、通济湖库尾、三江口等168个面积不等的小型人工湿地。同时还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对255个村实施生活污水治理,推进农房改造22万平方米,整治“黄皮房”90万平方米,建成33座垃圾中转站,打造马岭茜溪文化精品线、嵩溪历史文化村落等,最大限度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岸上污染源被切断,生活污水截污纳管,水质改善立竿见影。数据显示,浦阳江、壶源江所有51条支流中,Ⅲ类水质以上支流有39条,劣Ⅴ类支流尚剩2条,而壶源江全流域稳定保持在Ⅱ类水质。壶源江全线、浦阳江同乐段(翠湖),还率先被省人大认定为“可游泳河段”。去年夏日,每天到翠湖休闲游泳的市民络绎不绝,日均6000人,高峰期达1万多人。阔别30年后,浦江人水和谐的生活画卷又重现于眼前。

  治水不仅美化了浦江的城乡面貌,还让浦江县城避免了“摊大饼式”的建设与扩张。

  5月23日,天气晴好。当地人很热情地带我们来到金狮湖畔。

  金狮湖是位于浦江县城东面的一个天然湖泊,水域面积有368亩。但长期以来周边居民来倾倒垃圾、企业往这里排放污水,湖水变得又脏又臭,多番整治也无效果。去年底,浦江治水瞄准这里,不到一周时间,周边724户居民、42家企业、15家单位和租住在这里的外来务工人员,全部签订征收补偿协议。而今,恢复清澈的金狮湖成为浦江城里难得的一块风水宝地。“这一湖水的治理保护,将撬动周边2100多亩城市用地的开发,吸引上百亿元资金投入,相当于再造一个浦江老城区。”金狮湖保护与开发指挥部相关工作人员说。

  “天地间秀绝之区”,明初文人宋濂曾如此形容这里的大好河山。而今,在洗去水晶污垢后,浦江已无愧于这样的称赞。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浦江治水之初,最大的困扰和争议莫过于:水晶之都,何去何从?

  水晶,曾与绗缝、挂锁、服装、造纸等,并称为浦江工业的“五朵金花”。整治前,水晶、绗缝、挂锁三大产业年产值都超过60亿元,是浦江的支柱产业。特别是水晶,因为门槛低、市场成熟、产业链完备,产量占全国80%以上,是浦江人名副其实的“摇钱树”。

  5月22日下午,当我们走进浦江县东洲水晶有限公司的样品室时,目光立即被琳琅满目、绚丽闪耀的水晶饰品所吸引。年轻的董事长王淑东,自豪地向我们展示公司的新产品。他说,东洲水晶要直接与施华洛世奇竞争,努力成为中国水晶饰品的第一品牌,成为世界水晶行业的知名品牌。

  在浦江经济开发区内邂逅水晶研磨机专家金灵光,他告诉我们,这两年他的团队一直在研发新机器,为的就是支撑水晶企业集聚入园后整个产业实现转型升级。“以前只会想到生产更多机器、赚更多钱,现在更在意的,是能为这个行业做什么。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浦江水晶才能做大做强。”金灵光说。

  毫无疑问,水晶整治两年,已促使这个行业的人去思考、去改变、去突破。

  “如果不整治,水晶业迟早会死。”省水晶工艺制品协会理事倪忠诚坦言,近年来,浦江水晶产业始终停留在低技术、高能耗、高污染的无序发展和恶性竞争阶段,缺乏核心竞争力,已经遭遇发展瓶颈。整治倒逼下,反而能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与水晶企业经营者聊天,他们最开心的,就是即将结束过渡期,搬入园区发展。两年来,在取缔无证小水晶作坊的同时,浦江还加快中部、东部、南部、西部4个水晶集聚区建设。据了解,这个首期投资19.29亿元、占地800亩的园区,仅基础环保设施就投入1.5亿元。目前4个园区首批168幢厂房已结顶,中部园区7月就将投入使用。全县整治后剩下的1243家水晶企业,争先恐后地递交入园申请。预计年底水晶总产值就可恢复到整治前60亿元的水平,而最令人担心和头疼的水污染问题将不复存在。

  随着水环境整治的深入,持续长达8年之久的绗缝行业整治,也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总产值首次突破70亿元。针对挂锁行业低小散企业多、粉尘噪声污染严重、部分环节存在水污染的状况,浦江今年开始进行全面整治,要求所有企业必须入园发展。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浦江挂锁行业实现工业产值14.41亿元,同比增长16.2%;绗缝业实现工业产值15.42亿元,同比增长24.7%;水晶行业在“整治过渡期”不能开足产能的情况下,实现工业产值14.74亿元,同比增长5.5%。无疑,历经治水阵痛,水晶、绗缝、挂锁等浦江的三大传统行业,已各自寻找到未来发展之路。

  就在传统优势产业梅开二度的同时,浦江的经济业态迅速调整、升级和重组,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业、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产业快速崛起,新“五朵金花”的产业格局逐步形成,如夏花般绚烂绽放。

  时值小满,葡萄架上已挂满果实,一串串翠绿的葡萄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晶莹剔透。走在黄宅镇的大棚葡萄基地,县农业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水晶业整治后,原本沉淀的大量民间资本开始流向现代农业领域。作为“中国巨峰葡萄之乡”的浦江,去年葡萄种植面积剧增1.3万亩,总面积达5.1万亩,规模优势凸显。樱桃、蓝莓、猕猴桃、桃形李、火龙果等特种水果种植,面积新增4000余亩。全县涌现出370户家庭农场、57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

  这几日,无论在水晶发源地虞宅乡、通济湖所在的前吴乡,还是偏远的中余乡,最大感触是乡村旅游业风生水起。唤回绿水青山后,这里丰厚的人文历史、秀美的山水风光、质朴的老街古村,都成了浦江的特色和资源优势。2014年,浦江乡村吸引游客10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5%,旅游收入比上年增长41%;今年1至4月,乡村游人数达87.2万人次,同比翻了一番多,呈现井喷式发展。“事实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说这番话时,前吴乡党委书记张国樟的手里,正拿着该乡精品民宿发展的规划设计图纸。

  更令人瞩目的是电子商务和文化创意产业在山乡浦江的崛起。

  走进浦南街道石埠头村,只见这里各种物流运输车辆来回奔忙。村民告诉我们,告别水晶后,石埠头村已变身为“高大上”的江南网商园,目前已吸引135家电商入驻。据有关部门统计,去年浦江电子商务交易额已达87亿元,其中跨境网络零售发货量超1000万件,仅通过浦江邮政寄送的跨境邮包就达450万件,仅次于义乌。

  在浦江与义乌交界的南山脚下,一个全新的电商创意园正在拔地而起。这个名为“绿谷云溪”的项目,由义乌商城集团投资开发,主要承接义乌的溢出效应,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吸纳创新型中小微企业300余家,吸附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5000人。而位于浦江城区的“万家水晶”,在7月搬入中部水晶聚集区后,原本的厂房也将变身为文化创意产业园。

  “后治水时代,资金智力奔流山乡”

  治水,唤回的不仅是绿水青山,更是百姓对家园的热爱、干部对工作的信心、资金对山乡的青睐。

  云南镇雄人罗印田,是扎根这里的新浦江人。这次遇见他时,他告诉记者,在去年“清三河”行动中,身为虞宅乡前明村新居民工会主席的他,带着10多个新浦江人到壶源江捡拾垃圾,他说:“这是我们的第二故乡,理应积极参与治水。”

  走进前吴乡,听闻这里有个“民宿三剑客”组合。去年,为打造个性精品民宿聚集地,推动乡村旅游业发展,前吴乡成立了民宿发展办公室,吴敏、张臻臻、张聪等3名年轻乡干部,整日穿行在山村野地,为闲置农房寻找投资客商。漫步花海中的中余乡冷坞村,但见乡村两级干部正为村庄后续发展开展“头脑风暴”。“两年治水,改变的不仅是生态环境,更是干部的精神面貌。”中余乡党委书记虞红梅感慨地说。

  通过治水锤炼干部队伍,在浦江已是成功的实践。据了解,浦江首轮治水攻坚战中,全县13860名公务人员,有1.1万多人参与其中,参与率达80%。一大批能征善战的优秀干部脱颖而出,一批敢于负责、敢抓敢管、自身过硬的村民被纳入村级干部队伍。这支充满激情和战斗力的干部队伍,为浦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力和智力支持。

  随着美好家园的重现,越来越多的浦江人选择回乡创业发展。“父辈们回乡投资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年轻人则回来投身电子商务,这是浦江后治水时代最明显的变化。”施振强说。

  时下,浦江山乡已成为民营资本竞相逐鹿的热土。我们遇见虞宅乡下湾村村民叶林水时,他正在装修自己的5层小洋楼。下月16日,他家的民宿就要开张迎客了:“不做水晶后,我就搬回乡下,想依托屋后这条美丽的茜溪,打造集住宿餐饮、农耕体验、水上嬉戏于一体的精品民宿。”去年,杭州外婆家餐饮集团把首个进军乡村的转型项目放在了浦江虞宅乡马岭脚村,他们请来国内顶尖设计师,对全村170多间破旧黄泥房进行设计改造,打造“野马岭中国村”,将这里培育成中国民宿的风向标。

  环境优美,经济活跃,社会和谐,政风清明,民风向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一个“精致秀美、灵动文雅”的山乡呼之欲出,这是记录于治水两周年之际的浦江。

编辑: 孙璐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 【专题】中央环保督察即时报

  • 武义稻田现巨型龙舟

  • 1
  • 2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