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及时报 正文
“认养制”能否成为“河长制”2.0版本
2015-07-23 10:23:57 来源: 绍兴日报 作者: 汪薇

  从政府的单向治理到社会化、市场化的多元互动,“河道认养”开启了治水的2.0模式,是科层治理的升级换代。如此,治水才有可能真正深入人心,成为民众自己的事情,从而形成常态化、持久性的治理成效。

  新昌县小将商会34家成员单位近日结成“河道养护共同体”,首批募集到的27.5万元资金将用于“认养”的80余公里河道养护,商会将定期在小将镇官方微信账号“大美小将”上发布治水成效照片,接受社会监督,对治理不到位的河道,限期进行整改。用其中一位商会企业负责人的话说,“既然认养了河道,就一定要养好,要是做不好,大家面子上也过不去。”

  治水已成当下经济社会发展头等大事。各层级均由“一把手”亲自抓,明确责任,分段包干,有监督电话,有业绩公示,从上到下,行政动员力量十分强大。然而,治水不同于一般的社会问题,它费力、费时还费钱,专业性很强,复杂程度高,只靠政府单方治理,在实际工作中免不了出现“剃头挑子一头热”的情况,社会动员的效果不理想。

  其一,基层“河长”名不副实,不出面也不出手。作为记者,我曾经就某乡镇河道污染问题,按“2015绍兴市‘三河’深化治理基本情况公示表”上列出的责任人和联系方式采访“河长”,连拨数个电话都无人接听。之后,接电话的镇工作人员解释:“河长”太忙,顾不上这些事,再说吧……面对媒体尚且如此,普通群众反映更可想见。市水城办暗访结果也表明,基层“老大”挂帅,治水却仍“老大难”的现象,仍较普遍。

  其二,“全民参与”鲜有行动,治水缺乏草根机制。治水重要性仍倚重自上而下的宣传发动,未能从根本上在普遍民众层面达成归属感、认同感和迫近感。在很多市民眼中,“五水共治”也好,“大禹鼎”也罢,皆是政府工程,与己无关。缺乏社会动员机制,社会参与动力不足,民众治水热情不高,都容易消解政府指令实效性。

  而新昌的“河道认养”,打开了政府、社会、企业多元治理、多方联动的模式,彼此之间,既相互合作,又互为监督。作为“养护共同体”的单元,共同体成员企业,对生产行为、社会责任的自律、他律意识强化了,这首先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由经济行为产生的河道污染。其次,通过示范效应以及数量可观的资金投注,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利益牵制增强了,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这也印证了企业负责人“做不好面子上过不去”的说法。再有,企业和民众,是相对于政府的“草野”,对应群体之间更容易形成互动,从而激发草根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两个月来,小将镇辖内村落集污纳管、水面清养保洁工作大为改观,按照政府相关负责人的话说,“群众治水的主人翁意识明显提高”。

  从政府的单向治理到社会化、市场化的多元互动,“河道认养”开启了治水的2.0模式,是科层治理的升级换代。如此,治水才有可能真正深入人心,成为民众自己的事情,从而形成常态化、持久性的治理成效。

编辑: 孙璐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 【专题】中央环保督察即时报

  • 武义稻田现巨型龙舟

  • 1
  • 2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