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养的猪肉、放养的鸭子、现摘的蔬菜、自做的豆腐、自酿的糯米酒,加上四周环山空气清新、乡村风情浓郁、村内环境洁净,这里俨然一个世外桃源,成为城里人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
从“卖石板”到“卖风景”,眼前这个被省委书记、省长、省委副书记都点过赞的天台县街头镇后岸村,早在几年前却是一个蓬头垢面的“石板村”,如今村里农家乐“美丽经济”搞得很红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在这里又有了一个生动案例。
春风浩荡凭借力,绿水青山正当行。近年来,我市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异军突起,蓬勃发展,方兴未艾。目前,全市农家乐特色村(点)达到280个,年接待游客1800万人次,年营业收入10亿元。
坚持培育“宜居宜业宜游,养眼养心养身”的农家乐特色村,把美丽乡村打造成农民幸福生活家园、市民休闲旅游乐园,促进农家乐又好又快发展,是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孜孜以求的目标和不懈努力的方向。
突出政策导向,强化基础建设,让家园美起来
科学规划,通过建设景中村,发展农家乐,经营旅游村,经过四年努力,天台后岸村成功跻身2014年度国家级首批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试点、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如今村庄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新变化,农家乐经营户已发展到65户,床位1500张,年收入少则15万~20万元,多则50万~6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从不到10万元增长到200万元”村党支部书记、市农家乐协会会长陈文云介绍。
“潘家小镇”,是三门县横渡镇岩下潘村的风情雅号。四年前,这里还是房屋破旧、只住着少数留守老人的浙东小村,如今发展成户户都拥有“联排别墅”的“中国最美村镇”、“省美丽宜居示范村”,岩下潘村完成了华丽变身。
“将农家乐作为新时期农民创业、就地就业、持续增收和农业转型的重要工作来抓”,成为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共识。
台州市委市政府根据农家乐不同发展阶段需要,先后出台了系列专项扶持政策,多次召开现场会,针对各地发展农家乐缺人才、缺证照、缺土地等瓶颈制约,专门分组做好破解难题,并对农家乐特色村建设给予专项资金奖补。各级农办以推进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型为己任,坚持常抓常新,集聚部门合力,全程指导农民办好农家乐。天台县、黄岩区等地也及时出台了相关配套政策,椒江区则对农家乐特色村规划每个给予80%的经费补助……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有了政策和资金支持,许多村庄借发展“农家乐”东风,大力推进村庄整治改造,不少老村旧貌换新颜。临海尤溪镇下涨村成片整治江南大峡谷沿线环境,修建了游客接待中心和文化休闲长廊。玉环石峰山村吸引社会资本改造破旧石屋,盘活闲置土地和农房,老村焕发新活力……
“我市2015年又启动农家乐特色村倍增计划,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发展农家乐特色村总数达112个。”市委副秘书长、市农办主任张宇介绍,这是认真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大实践行动,也是适应当前农村、农民实际和美丽经济发展的新举措。
做足农字文章,丰富乡村内涵,让农民富起来
提起番薯庆糕、胖头鱼,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黄岩北洋镇长潭村。两种土味十足的地方农家美食,让当地老百姓在自家门口做起了大生意。村民陈秋林自开起农家乐后,日子越过越红火。
一到节假日、双休日,温岭石塘镇渔家乐经营户林小光就乐得合不拢嘴,家里电话响个不停,要求住宿的游客很多,每天都要摆上十几桌菜。
“以农促旅、农旅互补”,我市推出十大农家乐精品线路,积极引导各地农家乐在探索中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天台县后岸村大力发展景观农业,建成桃园、杨梅园、油菜园、葵花园、荷花园4000多亩,村内公共区域成片种植银杏林、红枫道、腊梅等景观植物,山上进行林相改造。
金泉农庄-路桥渔家渔业休闲中心-剑门港村,漩门湾观光农业园-北山村-垟根村……各地在发展过程中,将村庄建成了特色景点,集聚发展,并充分挖掘民俗文化,使一个个“盆景”变成一道道“风景”。
黄岩区毛坦村,2009年以来连续举办了“七届”桃花节、摘桃节,带旺了本村和隔壁村的农家乐和桃子等农产品。如今,我市积极倡导的“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企业参与”的市场化农事节庆促销活动,打响了桃花节、油菜花节、杨梅节、柑橘节等一批知名节庆品牌,基本形成“一月一节、一镇一节”的发展格局,吸引着城里人来农村“赶节”,促进了农产品向旅游商品的转化。
黄岩市民陈旭明在节假日里喜欢去乡村度假,还常常带回些土特产。“现在农家乐休闲项目越来越丰富,经营管理越来越规范了,特色菜肴也越来越多。住得舒心,玩得开心,吃得放心。”
当“吃农家饭、住农家屋、游农家景、享农家乐”已成为一种时尚,村民们的腰包也鼓起来了。
后岸村民陈彩萍很自豪,省委书记夏宝龙考察后岸时和她聊过天,省长李强还住过她家。陈彩萍说:“办农家乐不出门,收入也不错。我家办的‘水车人家’农家乐去年净收入有四五十万元。”
天台县委书记李志坚在接受省级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开始,天台把发展农家乐等旅游工作作为县里1号工程,推进全域景区化和旅游主业化,争当全省“绿富美”的排头兵。
创新工作机制,发挥人才作用,让游客乐起来
“神仙居,居神仙。”在神仙居景区内,有一个农家乐的好去处——仙居淡竹乡石盟垟村。近年来,当地村民依托得天独厚的大神仙居景区办起农家乐,并逐渐形成了“石盟人家”的品牌。
温州九洲旅行社在石盟垟村设立了娱乐养老旅游基地,每年节假日都会带团前来休闲旅游。上海游客曾婉很喜欢这一方山水:“这里山好水好,农家菜也地道,我很喜欢,每年都会过来一次。”江苏青年吴海陵去年参加旅行社团队游后,对此地一见钟情,他在淡竹乡下叶村投资150万元创办“清沐客栈”,节假日一房难求。
农家乐火了,普通的农产品也成了紧俏的旅游商品。天台平桥镇张思村村民陈方亭种的大南瓜,被上海市民以每个50元到80元的价格买走当装饰品。路桥桐屿街道小稠村数百亩枇杷,在采摘活动中被一采而空。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全市农家乐共创造游客随购农特产品直接收入2.31亿元。
发展农家乐,重点抓促销。大力搞好农家乐市场开拓,我市在农家乐特色村大力推行统一宣传促销等“五统一”经营模式,并积极组团赴上海参加长三角乡村旅游博览会等活动,吸引上海等长三角旅行社组团,进行精准营销。
同时,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制作《台州农家乐》电子地图,借助中国台州网、台州新农村等门户网站以及多层次的微博微信,形成线上线下各方齐努力的宣传局面,打响我市农家乐品牌。
在全省率先成立的台州市农家乐协会,抱团协作闯市场。天台农家乐协会“对内抓发展促规范,对外搞促销拓市场”,真正成为农家乐之家。
农家乐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玉环龙溪乡山里村,引进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等艺术家设计开发的花涧堂特色客栈、放牛班音乐基地、光阴故事、裸心海等特色农家乐陆续投入运营,更是提升了农家乐的整体品位。
为培养农家乐经营专业人才,我市通过浙江农民大学、台州农民学院等新型培训平台,开展“台州市千名农家乐经营户主休闲项目开发与经营管理”和“台州市万名农家乐从业人员专业技能”、农民大学生、农民中专生等项目培训。
市农办副主任赵明友说:“我市大力发展‘民宿型’农家乐特色村,希望通过培训,培养一批农家乐创业队伍和职业经理人队伍,不断提升农家乐经营层次,实现农家乐健康、可持续发展。”
共同参与 维护家园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