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10月12日讯 10月9日、10月10日,本报记者兵分三路,走进丽水、温州、舟山,对三地的“河长制”落实情况进行督查。暗访发现,部分河道依然存在保洁不到位、水质较差等问题,而对于落实“河长制”的两大要素——河长公示牌和河长日志,尤其是河长日志,不少河长抱着应付的态度:由他人代劳或根本没有记录。
青田县鹤城街道的3本河长日志,里外字迹都相同
定海区新河的河长公示牌上,没有街道河长联系方式
河长日志他人写
10月9日傍晚、10月10日下午,记者先后来到丽水缙云县、莲都区、青田县,踏看了当地大小共7条河流。
这次督查,有条河的河长公示牌,深深地印刻在了记者的脑海中,原因是太难找。当晚,记者抵达缙云县城时,沿着好溪两侧,从在建的环城路,一直走到洋桥,途中共经过7座桥,路程约有8公里,但始终没找到河长公示牌。询问周边40多位居民,无人知晓。
因为没找到河长公示牌,次日清晨,记者打电话给县治水办,希望帮忙找找这条河的河长。不久后,县级河长张颖洁、执行河长田健晖赶到河边。据他们介绍,好溪是缙云的母亲河,境内河段长达70.6公里,沿线共设置4块河长公示牌。最近的一块公示牌,竖在仙都风景区西入口,据县城大约10多公里。
10日下午,记者来到青田县鹤城街道,在该街道治水办找到3本河长日志,分别属于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张雪勇、主任孙成岩、人大党工委主任郑文虎。但仔细对比3本河长日志,发现笔迹一模一样,内容也大同小异,推测应为集中填写。因为3位河长都不在县内,因此没法当面确认,但河长日志由他人代劳,已是确信无疑。
水质几类不清楚
10月10日傍晚,记者来到温州市鹿城区双屿街道,实地探访了被称为“鹿城区最后的黑臭河”的营楼桥河。只见河水呈现暗绿色,浑浊不清,还散发着些许气味。路过的居民告诉记者,营楼桥河“黑臭”由来已久,整治后已有所好转,但连续晴热,仍能闻到臭味。
记者随后来到营楼桥河所在的双屿街道办事处,前后共询问5个工作人员,但无人知道“治水办”在哪里,有位工作人员说:“没听说过‘治水办’,我们这里没有‘治水办’。”最后,办事处办公室主任金仙康帮助记者联系城管办,表示治水工作应该归他们管。
记者来到街道城管办,请城管办工作人员帮忙联系营楼桥河河长陈龙,以及双屿街道其他河道的河长。电话里,双屿丰门河黄龙段的河长徐海文说自己在区里开会,不知何时回街道,直到记者18时离开,也未回来。营楼桥河河长陈龙表示自己当天在外面开会,不方便回街道办事处。箬笠岙河的河长何素丰电话,始终关机。双岙河河长陈祥武、瓯浦垟河河长吴万方两位河长认真填写了“河长问卷”。
关于营楼桥河的水质问题,“现在是几类水?这个问题太专业,我不是环保部门的。”陈龙说,上个月营楼桥河已通过“黑臭河”验收,水质要好于“黑臭河”。当记者问到他从什么时候开始担任营楼桥河河长时,陈龙回答从去年开始的,具体几月不记得了。
采访时,记者多次提出,可否看看河长们的河长日志。徐海文在电话里说:“自己人不在办公室,这么私密的东西,不可能随便叫别人取。别人也没钥匙。”陈龙虽然答应叫同事帮忙取,但始终没取来。陈祥武说,区里今年6月刚下发统一的河长日志,因此河长们都还没做足准备。直到记者离开,我们始终没有看到河长日志。
“达标”河里垃圾多
10月10日,记者来到舟山,先后踏看普陀、定海的3条河道。
中午12时,记者步行来到城北桥驼岙河边,看见桥下的河面上,漂着硬纸板、包装袋等生活垃圾。顺着河道走,来到支流旁,发现河岸散落着包装纸,河水呈现出浑浊的乳白色。“驼岙河平时挺脏的,河面的垃圾,大多是周边村民丢弃的。”居民宋女士说。
驼岙河的河长公示牌上,河道、河长、管理部门、职责等内容明确,但联系方式,只有一个固定电话。记者拨通电话,找到了河长邵辉。邵辉是东港街道办事处主任。对于记者反映的有垃圾漂浮的问题,他说:“上午11时刚去巡查过,已联系保洁员尽快去清扫。”
邵辉说,驼岙河途经3个村庄,沿岸居住着很多外来务工者,生活垃圾很多。河道两边还有农田,有时下过雨,田里的菜叶等会被冲入河道,对水体影响较大。但当记者追问驼岙河平时水质如何时,他没给出正面回答,只是说“都达标的”。
14时30分,记者来到位于定海区市中心的新河旁,但始终没找到河长公示牌。自南向北沿河岸行走,发现水面垃圾逐渐增多。一位保洁员说:“这条河里有3个保洁人员,每天都是8小时打捞垃圾的。”但对于河长是谁、河道属于哪个街道管理等问题,他都表示“不知道”。
新河和城中河在解放桥交汇,记者转入城中河查访,这里也有一位保洁人员正在乘船打捞垃圾,水质情况和垃圾问题比新河更严重。在靠近东门车站的河道边,许多垃圾被一条竹竿拦着,水面上漂着一层油污,还闻得到一些臭味。保洁人员说:“不知道河长是谁。”
记者赶往城东街道,找到新河的河长,城东街道办公室副主任孙士定。“我负责的新河,从解放桥到海滨桥,共2070米,沿途老小区较多,确实存在雨污管道接错的历史遗留问题。作为河长,最大的遗憾,就是水质一直没有得到提升。”
共同参与 维护家园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