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平阳依水而建、伴水而居,历来就有“江南水乡”的美称。作为全市美丽浙南水乡建设先行先试县,平阳县委县政府把“五水共治”作为省市部署的要事,作为推动转型发展的大事,作为改善民生的实事,借势借力、积极探索,以实现空间上重整河山、产业上转型升级、“水患”变为“水利”为目标,以“十百千万治水大行动”为抓手,一锤一锤钉钉子,一件一件抓落实,走出了一条具有平阳特色的治水之路。
治污先行:重拳整治重污染行业
平阳县水头镇,因水得名。它紧邻鳌江,背倚南雁荡,本是环山临水的宝地,却因“一张皮”沦为鳌江水质蜕变的祸首和重灾区。今年,平阳县立下剑指水头制革基地改造提升的“军令状”,以“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勇气和决心,全面打响攻坚战,力争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基地拆违任务。
同样,毗邻水头镇的腾蛟镇南溪制革基地也正经历着“凤凰涅槃”的阵痛。今年以来,腾蛟镇上下一心,舍弃近9个亿的工业总值、近1个亿的财政收入,大力推进基地改造。
为了摆脱以往“整治-反弹-再整治”的怪圈,平阳县按照“淘汰一批、入园一批、转型一批、升级一批”的思路,结合小微企业园建设,率全市之先打响“零点行动”,把制革、电镀、烂板、印染等八大重污染行业共256家企业重组整合为77家实现入园生产;率全市之先成立“水上警务室”,从重查处水环境污染案件,开出了一例该县迄今为止最大的61.6万元环保罚单,刑事拘留了39名偷排企业责任人,以铁的手腕推进重污染行业治理,确保到2015年7月1日零点前,关停所有向江河直排废水的企业,到2015年底基本完成平阳这一轮工业化污染治理。
项目齐抓:
筑牢防洪保安生命线
平阳因水而美,也因水而忧。历来洪涝灾害十分频繁,水患已经成为平阳人民的心腹之患。加快推进防洪减灾工程建设,势在必行。
按照“上蓄、中疏、下排、外挡”治理规划,平阳突出抓好重大防洪减灾工程建设。以鳌江干流综合治理为重点,构筑坚固防洪减灾大防线。洪水威胁始终是平阳人民的心腹大患,在鳌江流域沿岸筑起一道防洪屏障是平阳人民的梦想。为此,平阳从群众最盼望的事抓起,强化流域统筹、疏堵并举,大力推进防洪保安工程建设,全力制服洪水之虎。突出抓好“水利大动脉”建设,总投资5.7亿元的顺溪水利枢纽工程实现结顶并下闸蓄水,总投资9.4亿元的麻萧段防洪工程、总投资13.5亿元的水头段防洪工程年有序推进,总投资30亿元的鳌江河口大闸前期进展顺利。突出抓好“毛细血管”建设,近年来平阳共计完成小流域治理60多个工程,完成长度75km,基本上完成了带溪、怀溪、闹村溪、青街溪、凤卧溪、梅溪等主要带河道的防洪治理。
水岸联动:
系统推进河道综合整治
“美丽浙南水乡”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能捏成一个拳头,集中力量、重拳出击,又要善于“十个指头弹钢琴”,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平阳县率全市之先提出拆违、治污、护岸、河道清理、绿道建设和滨水小公园打造等“六位一体”综合整治理念,率全市之先规划了平阳县美丽水乡示范核心区——城东新区,把昆阳、万全两镇104国道沿线19条河道,作为示范段,解剖麻雀、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河道综合整治。章桥一河、二河等7条河道生态建设工程、东塘河(一期)治理工程先后荣获2012年度和2013年度浙江省河道生态建设优秀示范工程
另外,在“两河”整治方面,平阳县委县政府以速战速决的姿态,带头冲锋,动员1196名各级河长带头下河,全面打响“两河”攻坚战。
连珠成串:
三年建成300个滨水公园
凤湖公园倚靠凤湖而建。傍晚的时候,坐在这里,微风轻轻拂过脸颊,耳边传来鸟鸣,看着湖水荡漾,确实是别样的享受。
“用三年时间,在全县建设300个滨水公园,构建滨水绿色长廊、改善人居环境。”这是平阳县委、县政府在2013年提出的滨水公园建设奋斗目标。自2013年开始,平阳县委、县政府坚守承诺,结合“五水共治”工作,全力以赴、全速推进,把滨水公园建设作为加快推进“森林平阳”、“园林城市”创建步伐,构建滨水绿色长廊,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平阳县按照“有景观、有休闲配套设施、有亲水平台、群众可休息”的“三有一可”建设标准,目前已经全面建成220多个,明年全部建成后可使20多万群众受益,展现了一幅“治水治出美丽家园”的新景象。
创新机制:
奏响全民治水“大合唱”
平阳县把治水机制建设作为打造美丽浙南水乡的重要举措,建立起确保治水工作协调有序、齐抓共管、运转高效的“七大机制”,为加快推进建设美丽浙南水乡提供坚强保障。
工作会议机制。坚持工作会议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督查推进机制。开展日常督查、重点督查、重大事项督查、县领导专题督查等多种形式督查活动,推进美丽浙南水乡建设。
宣传引导机制。坚持“宣传先行、舆论推动”的原则,充分发挥新闻舆论引导和造势作用,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治水的良好氛围。
社会合力推进机制。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要求,发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治水,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资金筹集和使用机制。按照“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原则,通过整合财政资金、国有平台融资、争取上级支持、项目招商引资、鼓励多方募捐等有效途径,筹集治水资金。
项目包装和申报机制。成立五水共治建设美丽浙南水乡项目包装和申报领导小组,积极谋划包装一批重点治水项目,争取更多项目列入中央、省、市重点工程。
加大考核力度、排名和通报约谈机制。实行“每两月一考核一排名的要求,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年终考绩。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