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及时报 正文
面向“十三五”,浙江决不把“脏乱差”的环境带入全面小康!
2016-01-26 08:09:37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邓国芳 陆遥

  浙江日报1月26日讯 “大地给予所有的人是物质的精华,而最后,它从人们那里得到的回赠,却是这些物质的垃圾。”早在100多年前,美国著名诗人、人文主义者惠特曼,就如是批判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关系。当时,美国钢铁业崛起,烟囱林立,工业化一路飞奔。

  浙江,七山一水二分田,绿色,是她永恒的底色。然而,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从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到民营经济遍地开花,这片土地,给予我们丰富的物质和财富,但也留下江河被污染的病痛。

  今天,我们该如何行动,让浙江山水常青、环境优美?

  当参加省两会的代表、委员们从省人民大会堂主会场走出来,与强寒潮的凛冽寒风相遇时,一种更为清晰的思考,亦铺展于眼前:

  面向“十三五”,浙江决不把违法建筑、污泥浊水、脏乱差的环境带入全面小康!

  思考一:

  不能坐在垃圾堆上数钱

  历史总在重要的时刻,决定未来发展的方向。

  “十三五”,是中华民族奔小康长跑的最后冲刺阶段,也是最为关键的决胜阶段。

  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提出“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希望浙江努力在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水平上更进一步。浙江,该如何以全新的姿态、全国最好的样本进入全面小康,当好中国奔小康长跑的领跑员?

  2016年1月24日上午,省人民大会堂主会场内,李强省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给出了一个明确而响亮的回答:“十三五”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实现已经确定的‘四翻番’目标,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水平,这是浙江为全面小康标注的新高度,更是为全省人民描绘的幸福生活。

  如何当好奔小康领跑员,更为清晰和详细的答案,就在省两会刚刚新鲜出炉的《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草案))中。“大力实施‘十百千万治水大行动’,严格落实‘河长制’,抓好垃圾河、黑臭河治理”,这句话让省政协委员、浦江县畜牧兽医局原局长张飞联内心起了波澜。

  “最直观的理解,就是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走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之路。”张飞联说,身为曾在治水拆违线上奋战过的浦江人,她对这句话有着切身的感受和体会,“浙江人绝对不能坐在垃圾堆上数钱,躺在病床上花钱。”

  这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浦江,中国水晶之都,兴盛时,两万余家水晶加工企业遍布城乡,违法建筑比比皆是。磨珠产生的“牛奶水”,不断流向浦江的江河大地,加上畜禽养殖业等农业面源和生活污水的污染,浦江境内的大部分河流,处于严重污染状态。

  “污染河流、毁坏家园,哪怕是‘金饭碗’,也得砸了!”2013年5月6日,围绕省委、省政府“以治水为突破口,坚定不移推进转型升级”的决策部署,浦江在全省率先打响浦阳江水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拉开了全省“五水共治”的序幕。

  自2013年以来,张飞联和农业战线上的干部们,深入全县各地,不断与农民沟通交流,一步步做通养殖户退养的思想工作:禁养区内,迁走或关停;限养区内,严格控制数量,做好污水收集处理。“两年后,浦江的环境终于有了实质性的改变。”张飞联自豪地说。

  如果说浙江是中国奔小康长跑的领跑员,那么在浙南的瑞安,小小的陈岙村,早在12年前就立下志向,要努力奔跑在“美丽乡村小康组”的最前列。

  十余年前,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这个只有千余人的寻常小村,从整治村庄环境开始,迎来了一条绿色的发展之路:

  如今,村里建起媲美城市高档楼盘的社区,户户住上阳光套房;主动整治和转移工业生产,倚靠陈岙溪和大罗山,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

  听完政府工作报告,看完规划纲要(草案),省人大代表、陈岙村村支书陈众芳会心地笑了:“发展,绝对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高水平全面小康,更要关注百姓生活的环境状况和内心的获得感。”

  思考二:

  补齐生态环境这块短板

  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说,人只有按照自然所启示的经验来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强调,必须紧紧扭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的短板,在补齐短板上多用力。毋庸讳言,除了贫困人口脱贫这块短板,生态环境保护亦是当下的一块明显短板。

  对浙江而言,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的经济数据,更重要的是要有小康的生活环境。腰缠万贯、污水横流不是全面小康,大厦林立、违法建筑遍地不是全面小康,产业高大上、环境脏乱差也不是全面小康。

  近年来,为接长这块短板,浙江坚定不移地推进环境整治。从城市到农村,从山区到海岛,浙江以“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为载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决心,全力修复生态环境。

  政府工作报告里的一串串数字,记录着“绿色浙江”的努力与实践:“十二五”,浙江消灭垃圾河6496公里、整治黑臭河5106公里,新增污水收集管网11500公里,完成“三改”面积5.8亿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面积4.7亿平方米……地表水Ⅲ类以上水质断面比例提高11.8个百分点。

  龙头社区,远在浙东的岱山,尽管身处小岛,生态环境优美,但守护生态和绿色的决心,没有丝毫松懈。省人大代表、龙头社区党总支书记、管委会主任夏永祥亲身经历了这场蜕变:“看着家园变美,是最大的幸福!”

  去年以来,岱山县投入2.5亿元治水资金,大力推进黑臭河、垃圾河治理;续建3家污水处理厂,提升城乡污水处理能力;投入1.8亿元加快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大力实施渔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全县规模以上农业,基本实现绿色防控设施全覆盖,开展水产养殖污染整治,完成生态化改造面积500亩。蓝色家园,愈发纯美。

  “补齐生态环境这块短板,是建设美丽浙江的应有之义。”拿着政府工作报告,省人大代表、绍兴平铜集团有限公司原矿区主任王宝良深有感触地说,这需要全社会达成共识,齐心协力推进美丽浙江建设。

  作为铜矿企业,绍兴平铜集团有限公司在安装污水处理系统的同时,还主动接受监管部门的远程监控。“一旦污水排放不达标,监管部门马上从17公里外的市区赶过来,让我们停工整顿。”王宝良说,“政府有壮士断腕的决心,环境才会真的得到改善。”

  思考三:

  要把治水拆违进行到底

  挪威剧作家易卜生说,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综合实力更强、城乡区域更协调、生态环境更优美、人民生活更幸福、治理体系更完善,这是迈向高水平全面小康路上,浙江描绘的美好图景。而抵达胜利的彼岸,需要开路的先锋和勇士。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未来五年,建设美丽浙江,制定实施“811”美丽浙江建设行动,深入开展“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11项行动,到2020年形成比较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建成生态省,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美丽中国先行区。

  省政协委员、丽水市副市长戚永远是松阴溪的市级河长,听完政府工作报告后,他觉得肩膀上的责任更重了:“‘五水共治’是重点工程、民心工程,只有善始善终抓好,才能赢得百姓的信任和点赞。”

  戚永远,是浙江千千万万名河长中的一员,是名副其实的治水先锋。2013年至今,围绕“五水共治”,浙江已形成6名省级河长、199名市级河长、2688名县级河长、16417名乡镇级河长、数万名村级河长的五级联动“河长制”体系。他们用汗水和智慧,守护着浙江的8万多条大小河流,努力唤回浙江的绿水青山。

  台州黄岩,西江河与南官河交汇处的桥旁,新建了一座西江公园。公园,以河命名,占地面积包括水域面积,有300余亩。每当夜幕降临或周末,黄岩老城区的市民,就会在此散步休闲,享受人水相亲的自然乐趣。谁能想到,这片区域,曾是违建遍地、又脏又乱的“棚户区”。而随着西江河整治的深入,当地人发现,黄岩原来也可以这么美。

  眼前的景象,让省政协常委、台州市副市长赵跃进倍感欣慰。这次参加省两会,在政协界别小组讨论时,担任西江河市级河长的他就率先发言:“要将‘五水共治’进行到底,而且要更加系统、科学地抓好这项工作。”

  西江河,长约5公里,源头支流多达200多条,流经黄岩老城区和工业集聚区,治理难度不言而喻。自去年担任河长后,赵跃进每月都会去督查治水,及时破解难题。稍有空闲,他就实地暗访,查找污染源,还曾发现餐饮企业乱排污的现象。

  “十三五”开局之时,省委书记夏宝龙就号召全省广大领导干部,狠下一条心再干五年,持续深入推进“三改一拆”、“五水共治”,把系列组合拳打得更漂亮、更有威力、更有成效,决不把违法建筑、不把污泥浊水、不把脏乱差的环境带入全面小康,确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今天,省两会已吹响嘹亮的号角:将治水拆违进行到底,实现天更蓝、地更净、水更清、山更绿,让全省人民真真切切拥有高水平全面小康的获得感。

编辑: 孙璐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 【专题】中央环保督察即时报

  • 武义稻田现巨型龙舟

  • 1
  • 2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