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月起,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六,我都要去一趟横一港。如果那天下雨了,就再往后推一推。
横一港是和睦港4条支流之一,西起和睦港,东至东湖路,不长,2000多米。
整治后的和睦港
横一港现状
它也是去年江干区要消除的18条黑臭河之一。准确位置呢,在老杭海路的东面,艮山东路与之江东路的中间。
去干啥?测水质。
江干区治水办去年为了让黑臭河摘帽,邀请民间力量,每条河都聘了一位环境观察员。我也是其中之一,联系“观察”的,就是横一港。
怎么个观察法?
治水办给大家发了一个百宝箱,运用一些化学试剂,能快速测定关于水质的五大重要数据,分别是pH、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磷、溶解氧、透明度。
这些数据,每个月都要上报。
对治水办来说,这样的模式,类似一种“第三方监测”,提供参考依据。
而在江干区,每条黑臭河,与河道观察员一起配备的,有个“治水七人团”,分别是区级河长、街道河长、社区河长、河道警长、民间河长和民间河道保洁员,形成了一种“5+2”治水新模式。
治水七人团发挥大作用
别小看这五个数据。具体到测量中,有的指标高了才好,有的指标低了更佳。
比如氨氮,这是水体中的主要耗氧污染物,对鱼类及很多水生生物有毒害;总磷,是导致水发臭的罪魁祸首之一。这两个指标都是数据越小越好。
比如透明度,通俗来说就是水的清澈度,当然是检测数据大才好了。
几个月观察下来,水质已经稳定在V类水平。
为什么,变化如此之大?
江干区治水办副主任陈宏说,自从横一港被列入黑臭河整治计划之后,制定“一河一策”,并开始实施科学治理。
在此过程中,横一港的“治水团”也发挥了很多作用。
就拿街道河长姚燕丽来说,她还有个身份是九堡街道党工委委员。
她的任务是,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这条河,“类似一个‘监护人’,协调各方面关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旦发现有违法排污,河道警长就出马了。
还有河道保洁员,他则是“前哨”,在日常的清洁工作中紧盯河道排污等问题。
去年8月,横一港顺利通过了消除黑臭河道的预验收,成为去年全市首条“摘除黑臭帽子”河道。
横一港水质指数
“5+2”向“5+X”拓展
目前,江干区所有河道配齐了区级河长、街道河长、社区河长、民间河长、河道警长共计294名,并面向社会招募河道观察员30名,盘活现有130名河道保洁人员,全力实现河道“健康状况”动态监管无盲区,确保河道治理对症施策出实效。
今年,七人团还要进一步深化。比如河道观察员,就将面向全区64条河道,每条都要配一名。
与此同时,江干区还要将“5+2”向“5+X”拓展,从管理到治理转变。
比如发展一支资源丰富的志愿者团队,一是要加强与社会环保公益组织合作,吸收一批民间环保人士(组织)作为“护水志愿者”,纳入“5+2”河长团队合力工作,扩宽问题发现渠道,宣传环境保护意识。
此外,河岸边的河长公示牌上,也要增加一枚二维码。大家扫一扫,就能加入这条河道的“治水团”微信群。如果你对治水有一些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可以实时向河长提出。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