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3月4日讯 据说从卫星地图上看,绍兴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那些蓝色的水域,它们成条或成片,晶莹透亮。
绍兴的历史是一部水的历史,留下了丰厚的遗产,包括奉献、求实、创新的大禹精神,拥有丰厚水利著述的水利文献之乡,“三山万户巷盘曲,百桥千街水纵横”诗意般精美的水利建筑和桥文化以及极尽人水和谐的兰亭书会和唐诗之路的名人文化。
面对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水体污染,寻回往日的水乡风光,打造现代江南水城,成了绍兴人的新使命。随着“五水共治”的推进和“重构绍兴产业、重建绍兴水城”部署的落地,曾经的古韵水乡——绍兴正推进综合治水,决心升级为现代水城,让“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不再是梦。
现代水城重拳出击
治水有决心
小兴江,水又变清了。沿河的村民们都知道,这次变清,颇为不易。
位于柯桥区漓渚镇工业园区的小兴江,全长550米,平均河宽13米。去年,漓渚镇投入30余万元对这条“黑臭河”进行治理。但整治后不到半年,水质又出现反弹,令人痛心。
为找出污染源,河水被再次抽干,沿线21个雨水口一览无余。其中,两个雨水口有污水渗出,一个“顺藤摸瓜”查下去是企业的锅炉房,原来是冷却水回用池的管道破裂,污水进入了雨水管道。另一个通到企业厂区,有生活污水、少量生产性废水流入雨水管道。
为彻底治理小兴江,漓渚镇投入37万元,把周边企业的生活污水全面接入外排管网。
整治后,小兴江水质至今没有再反复。
绍兴市袍江开发区马海片区原为袍江重污染工业集聚区,由于企业集聚、水体流动性较差、排污管网配套相对落后,工业污染历史欠账较多,河道为典型的“黑臭河”、“化工河”,20多年来一直为劣V类水,水污染治理任务十分繁重。针对该情况,绍兴市专门投资8900万元,实施排污管网及涉及泵站升级改造工程;还专门投入1.5亿元,先后完成曹娥江干流沿江两侧1000米范围内的畜禽清养;在2014年投入550万元清淤19万立方米的基础上,2015年又投入400万元,实施6条总长11公里河道清淤20万立方米的河道整治工程。高强度的治理使得该区河道水质得到明显改善,提升为Ⅳ类水质。
在更广区域,绍兴还扩大水面禁限养区范围,将主城区及开发区重点水域全部列为禁养区,对原先的箔桩网箱等养殖设施全面进行清理,制定生态养殖规范标准,大力推广“洁水养鱼”,全市完成水面整治4.5万亩,其中拆除河蚌养殖水面4200亩、网箱900余亩,越城区水域基本实现水面清养全覆盖。
2015年,绍兴市各级各部门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工作部署,全面提升治水认识、标准、力度和保障,以“誓夺大禹鼎”为目标,相继开展“六大硬仗”、“十大攻坚”、“清三河”达标创建、百日冲刺等阶段性活动,一场一场打硬仗、一锤一锤钉钉子,环环紧扣、层层递进、步步为营、久久为功,工作局面有根本性转变,取得了明显成效。
产业结构倒逼优化明显。强化治水倒逼,严格环保准入门槛,绍兴按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排序实行差别化用水、排污政策,强力淘汰落后产能,深入开展工业、农业、服务业污染整治提升,实施“腾笼换鸟”加大新兴产业培育力度,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现代水城建设进展加快明显。绍兴以水定城,编制完成《绍兴水城概念性规划》,明确水城建设目标要求,着力打造“两江、十湖、一城”全市域水城格局,重塑优美山水风光城市形象。
多措并举深化河道整治。绍兴采取清、疏、截、砌、通、引、养、集、保、创等十大举措,全面实施河道综合整治。“清”是全面清理河面垃圾、箔桩围栏、河底沉船杂物、河岸违建;“疏”是专题开展“千河清淤”行动,2015年全市共清淤532万方;“截”是加强河道沿岸截污纳管改造,全市共封堵排污口245个;“砌”是对河岸进行砌砍护坡,全市共计实施河道砌砍加固35.8公里;“通”是打通一些拦河坝、断头河,全市共计打通拦河坝113处、断头河44条;“引”是对水流缓慢、水质较差的河道实施引水活水工程;“养”是大力推广狐尾藻等水生植物进行生态修复;“集”是推进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目前全市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率已达90%;“保”是全面落实巡查保洁机制,推广河岸一体化保洁机制;“创”是开展生态休闲河道、“最美河道”创建。2015年,绍兴全市共实施河道综合整治304.8公里,超省定任务的一倍。
生态高科技齐上阵治水有智慧
要治水,不仅要下定决心、落实责任,也需要智慧的方式。
一种原产南美洲的水生植物,成为绍兴市整治污水的“杀手锏”。绍兴市专门作出部署,联合中科院,让这种名叫狐尾藻的“水中精灵”,在全市范围内广辟战场,为净化水质效力。
狐尾藻受此重用,是因为它在绍兴市的一些养殖场“小试牛刀”,就锋芒毕露。一年前,上虞区富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养猪场,每天产生400多吨养殖污水,臭气熏天,率先引进狐尾藻后,经过稻草的分解和狐尾藻的吸收,这些污水变成了可以养鱼的清水。处理废水的湿池上,是一片翠绿,没有一丝异味。边上的指示牌显示:废水COD浓度,从过去6000毫克/升以上,降到现在的50毫克/升以下;氨氮浓度从最高时的900毫克/升以上,降到现在1.4毫克/升左右。
让绍兴市“相中”狐尾藻的,不光是水质所起的显著变化,还有治水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比如原来一家企业每年要支付污水处理费600多万元,最高一个月竟达113万元,养猪的许多利润随着污水流走了。而现在,一年的治污费用,不超过18万元。而且狐尾藻收割后,还可以作为青饲料给猪当“补品”,一年可以节约饲料成本50余万元;养鱼的收入,保守估计每年也有15万元。
为扩大治污战果,绍兴市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应用狐尾藻污水治理技术,打响“五水共治”“生物战”,2015年市本级实施种植种苗达到360吨。
除了纯生态的方式,还用上了高科技武器。
中科院高负荷地下渗滤复合技术是国内一流团队的智慧结晶,具有一级A的傲人水质单、年均2000元电费的优秀性价比、耐受严寒及兼容各类污水的广泛适用性。去年初,嵊州市联姻中科院打造“五水共治”技术示范区,目前已应用该技术治理117个村的生活污水,受益农户近5万户,提前一年完成省级科技惠民项目要求。预计到2016年末,不少于170个村应用该技术,覆盖率45.5%。
东关街道则运用科技手段破解治水难题,用纳米技术让“黑臭河”变清了。
去年8月,东关街道与浙江裕腾百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引入该公司国际先进的纳米气泡高效供氧水体透析修复技术。这套纳米气泡由多级泵和乳化器等组成,原理就是把空气压缩到临界状态,完全溶解在水里,瞬间释放,产生纳米气泡。纳米供氧在单位气量下产生的有效溶解氧,是普通曝机供氧的2万倍,同时结合水体中种植的狐尾藻对水体进行生态修复,就能将水质从死水转变成活水。
经过3个多月的处理,目前后濠湖水体水质已得到极大的改善,水质已由原来的劣V类水质达Ⅳ类水质,水体透明度已达50cm。
全民总动员共参与水中有民意
治水工作,离不开群众的广泛参与。为了古城绍兴的治水事业,许多人正默默奉献自己的力量,为城市的“五水共治”出力,为更好的生活环境出力。
2015年,塔山社区居民周建初已经70岁了,听说社区在招募专职打捞员,他第一个就跑去报名。“我做专职打捞员有优势,别看我年纪不小,但是我身子骨好,我早上还经常游泳进行早锻炼。”周建初的打捞工作做得十分尽职。除了做好打捞工作,他还对河沿的洗衣、抛物等一些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为做好“五水共治”工作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五水共治,绍兴全民总动员,积极营造浓厚的治水氛围。
一是加大声势宣传引导。根据治水工作重点变化,及时调整宣传重点,制定宣传工作方案,开展“治水夺鼎宣传月”等活动。在市内主要媒体重要版面、时段和知名节目开设“五水共治、重构重建”“看河说河护河”“今日焦点”等专题专栏加强新闻宣传和问题曝光。去年,全市各级媒体共开设专题专栏近100个,播发“五水共治”新闻1.4万多条,曝光问题360个。全市去年各级累计发放宣传制品350万份,开展专题宣传活动160多场次,其中演出《大话水城》20场,受到群众热烈欢迎。
二是发挥党群团组织引导。组织党群、文教等部门结合自身优势广泛开展社会动员活动。市委组织部、团市委、市妇联、工商联组织召开现场会,积极推广诸暨党员认领治水责任岗、柯桥团员青年微信群、嵊州“巾帼护水志愿护河队”、新昌企业认养河道等经验做法,全市共有4.5万名党员干部认领治水责任岗;建有“五水共治”微信群62个,加群5690人;建立巾帼护水志愿者队伍2300多支;参与认养河道企业486家。同时,市直机关党工委启动了“五水共治”百千万先锋行动;总工会组织开展企业职工参与治水“十大行动”;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校组织开展“五水共治”“九个一”系列活动。
三是组织大规模活动引导。组织开展“万名镇村干部进村入户宣传周”活动,组织镇村干部上门发放宣传卡片,宣讲治水知识,劝导乱倒垃圾、乱排污水等不文明行为。开展“党员干部义务劳动日”活动,发动全市各级机关事业干部和工青妇志愿者利用双休日时间,集中开展以清理农村河岸垃圾、打扫城乡卫生死角、上门入户开展“五水共治”宣传为主要内容的义务劳动。同时,制定宣传市民护水公约、护水村规民约,发动党团员及社会热心人士成立护河志愿者队伍,组织开展“有奖寻找身边的垃圾河”、“评选最美护河人”等活动,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参与护河劝导、巡河监督、踏河治水,切实提高了群众的参与度、满意度。
面对去年繁重的治水任务,全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迎难而上、不畏艰辛,密切了干群关系,治水战场真正成了锤炼干部作风能力的主阵地。在大力度推进“五水共治”,改变城乡水环境面貌的同时,也有效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群众治水参与度、满意度,赢得了群众的良好口碑。据省治水办数据,2015年绍兴“五水共治”工作群众满意度为74.28%,比2014年提高6.36个百分点,增幅比全省平均高5.7个百分点,全省排名由第八位上升到第二位。
共同参与 维护家园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