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来到瓯海区新桥街道西湖长浃河,在岸边开餐馆的新居民罗兵告诉记者,以前河边是臭烘烘的气味,苍蝇蚊子多,餐厅基本不敢开窗,由于河水太脏,连鱼也不往这河里游。不过现在的长浃河,市民前来垂钓已经成为一道风景,罗兵店里的生意,也随之兴旺不少。治水扮靓了瓯海的居住环境,治水成效,也让老百姓开始在水里获益。
瓯海区荷塘月色公园
持之以恒的努力,来自百姓的口碑,成为治水最好的“民间奖励”。而来自政府层面的奖励,莫过于再捧“大禹鼎”——在近日召开的全省“五水共治”电视电话会议上,瓯海连续两年获得全省“五水共治”工作最高综合性奖项。瓯海用真正的治水成效,逐步实现着水清岸靓的百姓期待。
投1.5亿元治水专项资金
创新“五水共治”治理模式
为保证“五水共治”工作接地气,近年来,瓯海区多管齐下,创新体制机制,保证治水工作落地,治水专项资金也从2014年1亿元提高到2015年的1.5亿元……
污水治理中,情况复杂的城区沿河城中村是河道污染的最主要来源之一,该区启动平天镬、秀屿山公园两大片区的城中村改造,完成2.34万平方米的上汇河沿岸“旧村整治”,拆除了河道沿岸8米范围内的违法建筑。
防洪水排涝水方面,西排工程全面建成,新建桃源水库、任桥河拓宽整治工程、牛山生态河道、泽雅小流域治理工程顺利推进,片区防洪能力明显提升。瓯海区三溪片地势低洼,周边多山丘,且远离江河入海口,集雨面积152.8平方千米,占温州市中心片总面积的49.6%,郭溪、瞿溪、娄桥、潘桥四个街道的近30万常住人口,常年感受着洪涝台灾害威胁。通过对该区域河道污染主体的强力整治,排除了悬在30万人头上的“险情”,使该片区防洪能力已从原先的两年一遇提升到10年一遇。
在保供水上,泽雅水库保障着温州市区30%的原水供应量,该区强制关停或搬迁库区小规模养殖场,并取缔机械造纸加工作坊263家,拆除腌塘2126个,使水库水质稳定在Ⅲ类水以上标准。
城区内河道恢复清澈同时,如何使河水融入城市景观,提升城市人居品质,是城区治水的另一个重点。该区先后投资1.46亿元用于河道建设,完成半塘河河道整治和景观工程建设,并先后启动沉木桥河整治和景观工程、中河西岸河道整治工程建设,全区累计建成荷塘月色公园等滨水公园15座。
淘汰百家落后产能企业
治出生态经济双效益
投入治水,也让瓯海收获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该区被评为2015年度“清三河”达标县(区),全区7条垃圾河、70条黑臭河已全部通过省、市级验收,河道环境大幅改善;城镇污水收集处理体系建设目前已完工42个,剩余最后一个将于一年后全面竣工;全区127个村子将于年底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全区平原河网水体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总磷等主要污染物指标平均浓度较去年同期分别下17.1%、12.7%和13.7%。
综合治水中,瓯海区以治水倒逼工业转型发展。该区全面推进电镀、造纸、印染、制革、化工、合成革等重点行业整治提升,六大行业企业数由2010年的146家减少到了44家,用工、用地、用水、用煤、氰化物等污染物分别减少了46%、32%、38%、59%、41%。完成小微园入驻面积50.16亩,新增产值12.14亿元,今年新增的3个市级示范小微园已全部开工建设,推动小微企业集聚集群发展。
同时,以治水提升休闲旅游业发展层次,结合“五水共治”,成功举办瓯海“与水同行”登山节等活动,开展星级农家乐创建,进一步提升泽雅休闲旅游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以沿河公园为节点,以沿河生态景观带为纽带,以塘河文化为精神内涵,重点完成会昌湖亮化工程、荷塘月色工程、梧田老街改造等沿线景观带建设,以治水带动休闲文化业发展。
2013年以来,瓯海区计划用8年时间,通过实施净水、蓄水、活水、美水、亲水五大工程,推进55个总投资106亿元的治水项目建设,着力修复水生态、美化水环境、提升水功能,现已完成总投资68亿元。对于中心区河道,瓯海区站从城市发展的未来出发,做好远景规划,打造两个集休闲、生态、景观于一体的河道旅游圈,利用3年时间,完成第一个总长约9公里的河道旅游圈;利用5年时间推进拓展至火车南站、汽车公园约15公里的河道圈建设。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