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4年浙江省在浦阳江上打响了“五水共治”的第一枪,两年的时间里,以“治污”先行为契机,整治黑臭河5100多公里;以“治水”促转型升级,累计关停高能耗企业2250家;坚持“水岸同治”,拆除违法建筑4.82亿平方米;形成五级联动“河长制”体系,各级河长共19310名……
如今的之江大地,水环境得到了全面改善,钱塘江流域全面消除五类水、浦阳江流域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全省221个地表水省控断面中Ⅰ~Ⅲ类水总比占72.9%。水清、河畅、岸绿、景美随处可见,散发出了江南水乡的新韵味。
3月22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水日”,主题为“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本网以此为契机,策划专题报道,展现浙江各地续写“五水共治”,开创绿色发展新篇章。
浙江在线·环保新闻网3月16日讯(记者 仲瑶卿)“杨柳堤岸翠含烟,碧湖涟漪荡香帆”三月的杭州,春色满目,山水相容。
西子湖畔、钱塘江边、京杭大运河旁,因水而名的杭州共有大大小小3233条河道,在城市间纵横交错。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也成为了杭城发展的底色。
杭州已基本消灭“黑河、臭河和垃圾河”
和睦港综合整治
还百姓潺潺清流
和睦港,杭州众多河流中的一条,位于城市东部河网最下游,河水经拱墅、下城、余杭、江干等多个地域最终汇入最终流入钱塘江。
因周边沿线大市政配套不完善,途径多个城乡接合部区域,和睦港的水质一直处于劣五类,两岸居民抱怨不断。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杭州市政府就向百姓做出了承诺:重点整治和睦港。
水环境的治理,根本在于消除污染源,改善水质。在前期排查中,仅和睦港江干段4.21公里范围内,就发现生活污水排污口42个,每天约有2300余吨生活污水入河,严重影响了河道的水质。截污纳管、封堵排污口成为了首要任务。
现在的和睦港
经过一年的努力,先后共消除和睦港干、支流的排污口296个,每日截断干、支流污水量11800吨,与2014年同期相比,干流氨氮指标平均下降58%,总磷指标平均下降31%。
昔日的黑臭河不见了,如今清流潺潺,和睦港支流的保洁员对记者说:“现在这里的河水比以前干净很多,也不臭了,有时还能看见鱼,周围的居民经常会到这里散步。”据了解,和睦港综合整治后,沿线受益社区25个,受益群众达24.8万人。
和睦港水质的改善是杭州“五水共治”成果的一个缩影,记者从杭州市“五水共治”办公室获悉,杭城两年累计完成71条460公里垃圾河,277条802公里黑臭河整治,现已基本消灭“黑河、臭河、垃圾河”。
4.0河长制、手机APP
创新治水新模式
治水根源在岸,责任在人。“追根溯源是解决问题的前提”,便是河长李作钦的治理思路。李作钦除了每日巡查观察水质变化外,还挨个打开沿线窨井盖查找问题根源,查明“病灶”,再根据问题综合定制治水方案。
“问题导向是最好的解决路径,除此之外治水工作还需要良好的沟通,与其他河长借鉴经验,与各级河长交换意见都是必须的。”李作钦说。据了解,李作钦所负责的河道位于江干区,而4.0版“河长制”便是江干区创新出的特色河长制,即由区级河长、街道河长、社区河长、河道警长、民间河长和河道保洁员、河道观察员组织的“5+2”团队。
“通过这样的形式,实现了快速沟通,可以确保问题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处理,让治水更加高效。同时也激发了人人参与‘五水共治’的热情,我们也正从‘5+2’向‘5+X’模式发展。有更多的人关注,解决的问题才会更加全面。”李作钦表示。
“杭州河道水质”App
此外,为了让更多的百姓参与到“五水共治”中来,依托于“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互联网+”思维,杭州首创开发了“河长制”信息管理平台和“杭州河道水质”APP,向社会全面公开了杭州市1845条(乡镇级以上)河道信息和各级河长的信息,实现了百姓与河长互动零距离。
据了解,“杭州河道水质”App每年发布水质数据10万条,浏览量达30万人次,共受理举报4000多个。
以杭州G20绕峰会为圆心
全力保障水环境和水安全
据统计,截至目前杭州已基本消灭“黑河、臭河、垃圾河”,清单式消号管理7500个小沟小渠和7060个小塘,整治封堵6267个排污口,新建污水管网239公里……
1845条河道中优于V类水质河道比例同比提高25%,钱塘江流域达到三类水质,功能区100%达标,西部四县已基本实现全域可游泳……
这一组组数字,是对“五水共治”成果的肯定;潺潺流淌的清流,是对治水成绩的见证。2016年对于杭州来说注定也是不平凡的一年,记者从市治水办了解到,在“十三五”开局之年,杭州将以G20峰会为圆心,持续推进“五水共治”,预计在“十三五”期间,县市水体优于III类,实现全域可游泳;城区水体全面消除劣V类,实现污水零直排;并保障全市居民喝到全国最优质饮用水。
共同参与 维护家园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