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环保频道 > 及时报 正文
让“青山白化”成为历史 浙江殡葬改革向绿色生态发展
2016-04-01 12:39:00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胡昊

3月31日,杭州安贤生态艺术园奠基仪式上,60户杭州家庭自愿报名生态殡葬。

  浙江在线杭州4月1日讯上世纪90年代,浙江很多青山上,充斥着一个个坟包和墓碑,密集的地区甚至还出现了“青山白化”现象。

  1991年起,浙江殡葬改革启动,火化逐步推广,“青山白化”情况得到遏制。

  2014年12月,浙江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的意见》,不但下葬的方式朝着更加生态、环保、绿色的方向发展,殡葬惠民也让更多人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相关阅读:浙江居民“身后事”要花费多少?未来将重点建设骨灰堂

  浙江殡葬改革先从推广火化开始

  2010年起全省火化率达100%

  1991年10月9日起,浙江省政府颁布实施《浙江省殡葬管理实施办法》,提到殡葬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推行火葬,改革土葬,破除丧葬陋习,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

  浙江曾是殡葬改革基础比较薄弱的地区,记者从省民政厅了解到,到1996年,浙江省的火化率还只有26%,普及率并不高。

  “温州人对于白事非常讲究,早些年,白事已经不单单是身后下葬那么简单,几乎就成了一种攀比。”曾在温州一家殡仪馆工作的王先生告诉记者,那时的温州,“青山白化”在省里都是有名的,一些山上,远远看过去就是灰白色的,都是坟墓和墓碑。

  “那时温州人均耕地才0.64亩,有的地方一座坟墓就两三亩,而且在一段时间里,坟墓越造越大,越造越豪华,你家造了一个一亩大的,我家就造个两亩的,这就是攀比啊”。

  对这种陋习,温州各级党委和政府一直在大力摒除。根据要求,2001年11月28日零时起,750万人口的温州市,除海岛和个别边远地区外,全部推行火化,要求全市平均火化率达到90%以上。在此之前,温州的平均火化率只有35.41%,全省排名倒数第二。

  一个月后,统计表明,推行火化的温州10个县(市、区)火化率达到了100%,百姓看到了火化和文明殡葬带来的好处,修一座公墓的花费约2000元,一次火化费用不到400元。尽管是对于火化还在逐渐接受中,但新的殡葬制度还是给百姓带来实惠。

  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副处长骆杭军告诉记者,从2010年开始,全省的火化率就已经达到了100%。提前10年达到民政部要求。

义乌的骨灰存放堂

  绿色生态殡葬从义乌走向全省

  2020年全省生态葬覆盖率将达95%

  土地资源的紧缺和对生态环保意识的提高,让“绿色殡葬”的发展呼声逐年高涨。

  就在全省各地都在提高火化率的时候,2004年,义乌市提出了“生态葬”一词,并开始全面推行,当地民政部门探索建设统一规划的骨灰存放堂,并提出了建设标准。

  在设计中,义乌的生态殡葬以骨灰入室存放为主,树葬、花葬、草坪葬及骨灰撒散等为辅。全市共规划12个骨灰存放堂,除了城区的少数存放堂规模在6万格左右外,大部分乡镇(街道、工业园区)的格数在两、三万之间,骨灰堂存放方式和原有的公墓规划相比,可以节约大量土地。

  2011年和2013年,义乌先后出台《实施生态葬管理试行办法》和《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工作的意见》,不但扩大了生态葬奖励的覆盖范围,还加大了生态葬的奖励力度:骨灰实施撒散(包括骨灰海撒等)的,奖励标准由原生态葬管理试行办法规定的6000元提高至15000元,实施树葬、花葬、草坪葬的,奖励标准由原来的3000元提高至10000元。

  义乌的生态葬改革带动了全省各地生态葬的发展。2014年12月,我省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省生态葬法行政村覆盖率要达到95%。目前,浙江各地正积极制定对骨灰撒散、草坪葬、树葬、花坛葬、骨灰撒江(海)等生态葬法的奖励措施。

  此外,这份文件还要求党员干部简办丧事,带头实行生态安葬,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党员干部去世后一般不成立治丧机构,不召开追悼会,举行遗体送别仪式的,要严格控制规模,力求节约简朴。

嘉善的家庭合葬墓

  九部委发文倡导“家庭成员合葬”

  浙江早在3年前就有实施

  今年2月16日,民政部、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鼓励家庭成员采用合葬方式提高单个墓位使用率,倡导不留骨灰的安葬方式。浙江省殡葬协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其实关于家庭成员合葬深埋的安葬方式,浙江省早就有城市在实行了,并不新鲜。

  嘉兴的嘉善陵园于1993年开办,到现在共有地葬墓穴8808套,壁葬墓穴2930只,现在实际剩余墓地1.8亩,按现在的销售速度推算,两年后陵园就满了。从2013年开始,嘉善陵园创新开发推出了“家庭式深埋葬”。

  嘉善陵园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家庭式墓穴,简单来说就是“一穴多葬”,即采用可降解骨灰盒深埋于地下,上面种上花草,配套种植相应绿化,一两年后与泥土融合,骨灰就可以回归自然。

  家庭式墓穴的占地面积只有0.7平方米左右,墓碑还可以进行个性化设计。“对于家庭来说,一个家庭占有一块墓地,有人离世可陆续深埋于此,便于晚辈祭奠哀思,不用多处祭拜。”陵园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于国家来说,一个家庭占有一块墓地,这块墓地就可重复使用,节约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达到了节地生态葬的目的,

  陵园负责人告诉记者,自从推出这种葬法后,已经有近十户家庭订购了这种墓穴,新葬法的实施,使陵园内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了最大化利用。

  除了家庭式深埋墓穴外,浙江省各地也都在寻找适合地方特色的生态葬法。

  比如嘉兴,是全省最早开始骨灰海撒的城市;随后,宁波、金华、舟山等地也纷纷开始推出了骨灰海撒;安吉借助于本地大面竹林,实行了竹林葬;嘉兴、湖州等平原地区,推行室内葬等。

编辑: 钱华良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

  • 【专题】中央环保督察即时报

  • 武义稻田现巨型龙舟

  • 1
  • 2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