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市委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路子,按照“绝不把违法建筑、污泥浊水和脏乱差环境带入全面小康”的目标要求,尽力补上生态环境这块短板。近期以来,嘉兴市各地在“五水共治”上呈现了“精准聚焦找短板,精准发力补短板”的新动向。
马桥街道:打造“可游泳河道”
2016年,海宁市马桥街道以打造“可游泳河道”为突破口,不断提升镇村级河道水质标准,成效喜人。一季度,从马桥定点检测的13条镇级河道和8条村级河道结果数据看,水质水体总体提升较快。13条镇级河道全部达到四类及以上,其中三类10条,占比达77%。8条村级河道,7条达到四类及以上,其中三类占比达50%。
治水取得成效并不意味着该街道治水过程中不存在短板。4月底,马桥街道着重分析了当前河道保洁工作中存在的短板问题,对于河道内垃圾清运、保洁不及时、保洁责任不到位和安全文明作业有待加强等工作进行布置。
据介绍,前阶段摸底调查中发现,个别单位由于人员更替,部分河道疏于管理,出现了河道边圈养家禽及小池塘疏于保洁的情况,暴露出辖区河道保洁和水环境治理工作仍存在不同程度的短板。
长效治水关键是要突出“长效”。该街道分析认为,治水短板主要是各部门在治水工作中疏于管理,责任没有落实到位造成的。该街道要求各河长、行政村、部门要发挥好管理监督作用,建立健全街道内部曝光监督机制。各河道保洁员要树立责任意识,确保出勤率,切实履行水域美容师的职责。
“可游泳河道”是马桥街道办事处2016年提出的治水目标。街道目前正着力加强与行政村建设设计对接,本月将对镇村级河道实施靓化工程,真正打造出“河畅,水清、景美”的美丽乡村新形象。
武原街道:借群众之力找短板
前段时间,海盐连续的雨水给多条河道带来了丰沛的水量。连续的雨水冲刷有可能引发周围相关企业废水油污漫溢、水面各类漂浮物聚集等问题。
针对上述可能出现的问题,武原街道党委委员、人武部部长,同时也是城西村13条河道河长的陈秀明与联村组员深入一线认真巡查。每到一处,巡查小组都会仔细查看沿河排污口、河道两岸是否有油污、垃圾和水面漂浮物等情况,特别是将不容易发现的死角作为巡查的重点。在巡查过程中,为避免“单打独斗”,巡查小组在巡查一线时深入当地群众了解新情况、新问题,借助群众的力量找短板。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水面环境治理问题,巡查小组逐一进行记录,并实地查看。在拣金浜处,巡查组在当地群众带领和指引下发现了一个非常隐蔽的疑似排污口,巡查组当场对此处进行了拍照留存。
“13条河道逐一巡查下来,总体情况较好。”陈秀明表示,巡查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我们将及时向街道办事处和县级有关部门反映,尽快解决困扰当地群众的水环境问题,不折不扣落实河长制管理常态化,切实提升长效管理水平,努力实现打造生态示范河道的目标。
高桥镇:拉高标杆补短板
桐乡市高桥镇域内共有河道217条,总长度173公里,其中市级河道9条,镇级河道9条,村级河道199条。高桥镇以三大举措拉高标杆、补齐短板,全镇河道水质得到有效提升,由原来的五类水为主,变成现在的以四类水为主。
首先是强势推进榨菜行业整治。高桥镇共有榨菜企业22家,其中3家已经关停,还有19家榨菜企业的污水通过自己建造污水处理设施或污水转运的方式解决了榨菜企业污水直排问题,并加强对田间菜窖污水的处理。高桥镇还出台了田间菜窖管理工作方案,按照“总量控制、逐年减少、网格管理、谁用谁负责”的原则进行治理。全镇所有菜窖都已统一挂牌,并且将菜窖管理的任务落实到各村。
高桥镇还借力“三治”建设强化社会监督。以深化社会治理“德治、法治、自治”建设为契机,通过“百姓参政团、道德评判团、百事服务团”的参与助力河道保洁。通过“百姓参政团”共同协商全镇治水方案,切实增强治水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邀请“道德评判团”作为治水工作的监督员;利用“百事服务团”成员自身的岗位和技能优势,积极承担起治水志愿者任务。聘请“两代表一委员”担任河道义务监督员。
此外,当地注重联动执法。会同公安、环保、行政执法等部门建立“五水共治”联合执法检查机制,对河道流域范围,以及集镇等区域,开展污染源和垃圾堆放情况排查。
共同参与 维护家园
凡注有"浙江环保新闻网"或电头为"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环保新闻网",并保留"浙江环保新闻网"的电头。
新闻热线:0571-85310331 网站电话:0571-85361818 网站总监:庞世豪
服务百姓、贴近政府、打造权威媒体。